时光如白驹过隙,五周的儿内科实习生活转眼即将画上句号。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在实践中巩固了专业知识,更让我深切体会到儿科护理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回首这段时光,每一天都充满收获,每一位老师都给予我无私的教导与温暖的陪伴。
第一周,我有幸跟随尹小妹老师学习支气管镜相关知识与操作。尹老师严谨细致,从支气管的构造、支气管镜适应证、操作流程,到术后护理注意事项,都为我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在尹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使用一次性支气管镜在模型人进行了模拟下镜和取物练习。尹老师不断强调“在儿科,每一个动作都要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耐心”。遗憾的是,在后续工作中未能遇到实际需行支气管镜取物的患儿,但我非常感谢这第一周的基础训练,让我对儿科呼吸内镜有了初步认识,也埋下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接下来的几周,我跟随张磊老师深入门诊日常护理工作。张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善于启发的教学老师,她不仅教我技能,更教我如何思考。在她的指导下,我系统学习和巩固了多种注射方法,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等。此外,当出现我们都不确定的知识时,张老师还与我一起查阅文献或翻看《基础护理学》课本。儿童注射与成人注射有很大不同:孩子的血管细、配合度低,家长情绪容易焦虑,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安抚技巧。她用言传身教教我如何在操作前与孩子建立信任,如何用语言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何缓解家长的焦虑和过度担心,张老师让我在实践中学着独立,也感受到被信任的力量。
在实习过程中,我逐步熟悉了各班次的交接流程、患者接待、药品核对、健康宣教等环节。我学会了在繁忙中保持冷静,在重复中坚守规范。我深刻体会到,儿科护理是一个需要“高情感+高技术”的领域,每一个微笑、每一句安慰、每一次准确的执行,都在传递着护理的温度。
感谢尹小妹老师和张磊老师的倾囊相授、耐心指导。两位老师不仅教我技能,更以身作则,让我看到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也感谢每一位勇敢的小朋友和信任我们的家长,你们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实习时间虽短,却意义深远,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在未来的实习道路上继续脚踏实地、心怀温暖,努力成为一名有技术、有温度、有情怀的护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