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蜕变与感恩之旅——周围血管科实习感悟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24   文章来源:周围血管科    作者:魏锦湘   责任编辑:王馨   (点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回首在周围血管科实习的日子,仿佛昨天才踏入科室,五周的实习却即将画上句点。初来乍到时,面对各种护理操作,我的手心会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甚至发抖;而现在,我已能在病房间自如穿梭,核对医嘱、执行操作,熟练的解答患者的疑惑,并对他们进行指导。这段经历犹如一本密密麻麻的教科书,每一页都记录着成长与感悟。

我仍记得初入科室的那天,老师引领我熟悉环境时,走廊里此起彼伏的呼叫铃声让我心跳加速。面对复杂的病情和精密的操作,我曾感到无所适从。然而,是带教老师们用耐心与细致,从静脉穿刺到吸氧装置的操作,从病情观察到与患者的沟通,一步步为我筑牢了基础。我清晰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皮下注射时,手心冒汗,发抖老师的一句“别慌,相信自己”,如同定心丸一般,让我逐渐稳定了心神。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老师始终在旁指导,纠正我的不足,鼓励我大胆尝试,从而让我树立起信心。

有一次,一位患者告诉我他感到有些晕,我只测了血压,嘱咐他休息便准备离开。然而,老师及时提醒我:“面对患者,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全面评估。患者反映不适时,我们应该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检查,并详细询问是否有其他不适,严格遵守流程,及时汇报。尤其是下肢血栓的患者,我们一定要观察他是否有呼吸困难,咯血或者面色发绀的现象,警惕肺栓塞的发生。”正是老师的这一提醒,避免了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我明白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际上构筑起了守护患者健康的重要防线。

科室的患者们也是我实习生涯中的涓涓暖流。我还记得第一次给患者穿刺留置针时的紧张,手心、额头都是汗,心中甚至闪过退缩的念头。但那个大叔没有让我退缩,反而用鼓励的话语支持我说“没事,我皮糙肉厚随便扎,让娃娃们练手!跟着你们老师好好学!”,使我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穿刺。还有6床的奶奶出院时对我说道:“感谢小姑娘们这些天的细心照顾,麻烦你们了!”在实习的五周里,我遇到了许多温暖的患者,他们的鼓励让我更加自信。听着他们的鼓励和感谢,我心里仿佛揣了一个小暖炉,连指尖都跟着发暖,之前忙到发酸的小腿,好像一瞬间都轻了不少。

初入科室时,课本上的静脉曲张,下肢血栓,腹主动脉瘤只是冰冷的名词,直到跟着带教老师查房,看到患者因下肢肿胀无法行走的痛苦。曲张患者因色素沉淀,溃疡难以痊愈的焦虑才真正理解这些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我开始认真学习触诊足背动脉搏动判断血供,观察患肢皮温皮色识别病情变化。每一次实操都让我明白周围血管疾病的诊疗,既需要精准的医学判断,更需要细致的观察与耐心的护理,这些都与患者的恢复息息相关。还有一位患者因反复住院,担心给家人添麻烦,而情绪失落,带教老师不仅详细的讲解治疗方案,还尝尝与他聊天打趣,鼓励他做康复锻炼,帮他重拾信心这让我意识到:面对长期受肢体疼痛活动受限困扰的患者除了专业的治疗,多一份倾听,多一份安慰往往能使他们带来莫大的力量。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在周围血管科的实习时光是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桥梁,让我在专业操作与医患沟通中收获了真实的成长。我会珍惜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带着这段尽力赋予的温暖与力量不断精进专业能力,用更专业的护理、更认真的态度,守护每一位患者。

最后感谢周围血管科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帮助!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