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至9月5日,在我校医学部的精心组织与我院教学科的大力支持下,7名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在肿瘤外科圆满完成了一场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之旅。本次活动课程设计科学系统,师资阵容强大,由科室多位知名教授与资深医护倾囊相授,为同学们带来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体验。
活动伊始,夏鹏教授为同学们进行了详尽的入科宣教与学科简介,帮助大家迅速熟悉环境。张千忆同学感慨道:“肿瘤外科远不止于手术,这里让我收获了最多的成就感,也见证了最深的无力感,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更是永不言弃的坚韧”。
党诚学教授带领的教学查房环节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党教授在床旁结合具体病例,为同学们抽丝剥茧地分析病情、阐述诊疗思路。张千忆同学对此印象深刻:"跟着老师查房是我收获最多的环节之一。我见过一个50多岁的病人,老师给我们讲解病人的黝黑皮肤很可能是原发肿瘤的副肿瘤综合征导致的,这种床旁教学让我们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终于联系结合了起来。"

夏鹏教授的宣教演讲 党诚学教授在教学查房
张勇教授团队的常见外科操作演示环节同样精彩纷呈。他娴熟精湛的技术、对操作细节和要领的精准把握,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外科操作的艺术。任欣萌同学表示:“老师们演示的换药、置管、腔镜精细剥离等操作,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术,更体现了对患者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曹行远同学补充道:“我触摸到的不仅是医疗器械,更是一种将知识、技能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的职业温度。”
张昊副教授以其幽默风趣的个性和开阔的职业视野,为同学们分享了从医路上的心得与思考,带来了深刻启发。杜宇凡同学特别提到:“张昊老师在交流中涉及的专业规划与成长建议,让我对自己未来的医学生涯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深入的反思。”
其他教学活动同样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常东民教授带领的手术参观让张千忆感受到“外科手术不是大刀阔斧,而是精细沉稳”;杜宇凡在参观一台11岁小女孩的甲状腺癌根治术后表示“这种身份的转变,让我倍感激动与责任”。宋永春教授的门诊参观环节更让他深受触动:“他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极富耐心与同理心,这种无私的关怀与负责的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

肿瘤外科的各位老师在分享对于医学科学技术的经验
科研启蒙(李康副教授)、医学人文素养(朱琨副教授)、造口门诊(杨群草老师)等课程,与郝楠护士长的静脉置管、康小云护士长的鼻腔置管演示共同构筑了完整的医学职业拼图。2024级专硕梁润嘉同学分享的"从本科生到规培生的身份转变"经历,更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涯有了清晰规划。
任欣萌同学总结道:“这次经历为我未来的学习注入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更强劲的动力。通过教学查房和手术参观,我亲眼见证了肿瘤治疗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书本上的知识顿时变得立体而生动。”杨杰同学赞叹:“肿瘤外科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在各自的岗位上支撑起运作的结构。这不仅是一个有深度、宽度、广度的早接实习科室,更是一个有温度的医疗大家庭。”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学习,更是一次教学相长的交流。同学们在收获之余,也结合自身体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未来“早临床”活动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多位同学希望能在老师指导下,在模拟教具上体验最基础的无菌操作(如戴手套、铺巾),建立手感记忆。部分同学建议建立师生双向评价系统,让学生也能为老师的辛勤付出“点赞”;同时增加小组讨论环节,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次“早期接触临床”活动顺利完成,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窥见医学真实世界的窗口,不仅传授了知识,同时激发了同学们对医学事业的内在兴趣,更坚定了他们未来成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优秀医学人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