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精准医疗已成为守护健康的关键力量。然而,公众对一些前沿医疗技术的认知仍存在一定壁垒。为打破这一困境,让核医学诊断与伽玛刀治疗等精准医疗知识走进大众生活,2025年9月12日,交大一附院核医学科与伽玛刀科携手启动了“‘核’心守护,‘伽’倍安心”主题科普月活动。
此次活动以核医学科“走进核医学”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脑肿瘤治疗的应用”两大主题为核心,旨在搭建医患沟通的专业桥梁,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活动现场,医患人员齐聚一堂,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聚焦伽玛刀:深度剖析前沿技术
活动核心环节,神经外科6病区魏艳护理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围绕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展开了深入分享。她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即通过精准的立体定位,将高能射线聚焦于病变部位,实现精准打击,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在临床适应症方面,魏艳护理师指出,伽玛刀技术在脑肿瘤、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等常见颅内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她结合具体病例,生动展示了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估及术后随访等关键环节。例如,对于一位患有脑肿瘤的患者,从术前的精准定位规划,到治疗过程中的剂量控制,再到术后的定期复查评估,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充分体现了伽玛刀技术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魏艳护理师用“超精准定位、微创/无创治疗、恢复较快、副作用小”等关键特点,纠正了大众对“放射治疗”的传统认知误区,让大家对伽玛刀技术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走进核医学:开启精准诊疗新认知
“核医学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精准医疗的‘导航仪’。”核医学科杨雨静护理师以这句形象的比喻开启了核医学的科普之旅。她通过PPT演示,全面介绍了核医学科在医疗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
在现代医疗中,放射性同位素扮演着“生命侦探”的重要角色。这些微小粒子能够穿透组织,精准锁定癌细胞代谢异常区域,为早期脑转移瘤、肺癌、甲状腺癌等疾病的“隐形病灶”提供精准诊断。例如,在肺癌早期筛查中,核医学检查可以发现一些常规检查难以察觉的全身各部位微小病灶,为患者争取早期治疗的机会。
此外,现代核医学已实现“诊断 - 治疗 - 随访”全病程管理闭环。通过SPECT/CT融合技术,医生能够像观看4D电影一样追踪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分布,精准发现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杨雨静护理师的讲解,让公众对核医学从“谈核色变”转变为认识到其在精准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答疑互动:解疑释惑共促健康
在答疑互动环节,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患者们积极提问,魏艳护理师针对“伽玛刀治疗与传统开颅手术有何区别”“治疗后是否会有副作用”“核医学检查如何助力伽玛刀治疗精准定位”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逐一耐心解答。
同时,核医学科杨雨静护理师也从“术前精准显像评估”“术后疗效监测”等角度进行了补充说明。例如,在伽玛刀治疗前,核医学检查可以为治疗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确保治疗的准确性;治疗后,通过核医学检查可以及时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这次互动,大家清晰了解了神经外科与核医学科协作在颅内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现场群众纷纷表示,这次科普活动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让他们“听得懂、有收获”。

此次跨学科联合科普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神经外科与核医学科搭建了专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技术经验的互补与融合,更推动了医院颅内疾病诊疗水平的协同提升。未来,交大一附院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为守护患者健康、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