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科技部成功举办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专题工作推进会——高原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07-09   文章来源:科技部    作者:王乐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7月8日下午,科技部在科教楼召开“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专题工作推进会——高原病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洪、院长张强、副院长胡全忠、重症医学科主任马四清,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院长郗爱旗,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刘世明、青海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永海、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主任药师王荣,我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副院长刘昌、院长助理韩建峰、学科办主任马欣、科技部部长董亚琳、医务部副部长叶峰、科技部副部长吴胜利、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婕、重症医学科主任石秦东、心内科主任牟建军、神经内科主任屈秋民、神经外科主任张华、呼吸内科主任李满祥、我院援藏专家陈进才、谢小鲁、郑建杰、张雷、初大可、葛冠群、我院科研人员景临林及党院办雷磊参加。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会议由刘昌副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刘昌副院长介绍与会人员,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能积极讨论,合作共赢。

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洪致辞。王书记表示,交大一附院实力雄厚,研究理念超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两家医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非常欢迎与支持交大一附院加入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

接下来,学科办主任马欣介绍了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背景与建设进展。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主任药师王荣及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马四清主任医师分别就个人团队对高原病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分享了对于高原病的研究思路。

科技部副部长吴胜利介绍了目前我院凝练的对高原病的三个攻关方向,即疾病筛查、有效治疗与综合防治。

随后进入专家讨论环节,线上线下的各位专家就具体完善攻关方向及工作聚焦点献言献策。胡全忠主任医师建议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建立临床研究基地;郗爱旗主任医师提出,人体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及变形能力均降低,如何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可能是一个突破方向;刘世明研究员表示,高原病主要研究低氧环境适应机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防治及高原地区慢性病多发病;我院援藏专家陈进才、郑建杰结合自身援藏经历,表示病因治疗是根本,建议开展医工交叉研究,研发便携式治疗设备;屈秋民主任提出,可以换一种角度,考虑是否能利用高原环境研究一些特殊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也可研究高原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张华主任提出,便携式监测设备可作为研究数据的来源;牟建军表示,我们可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作为切入点,对于急性高原病进行预测预警研究,对慢性高原病进行发病特点研究,也可研究一些成分相对单一的药物如红景天等。

张强院长表示,本次讨论会气氛热烈,内容丰富,有很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高原医学的发展大有方向,大有作为,希望今后能与交大一附院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最后,马书记总结到,开展高原病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对于我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也十分重要。马书记表示,要用全局的视野把高原病作为重要方向和工作任务,要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坚持多方联动,尽快明确攻关方向,要充分发挥青海的地域优势,紧紧依靠两地专家,为完成国家的目标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