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以爱为舟,渡童心之河:我的四周儿内科实习心迹

发布时间:2025-11-05   文章来源:儿科    作者:赵思婷 张贝贝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四周光阴,如白驹过隙。当我站在儿内科实习旅程的终点回望,那段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仿佛一条温暖而明亮的河流,流淌着焦虑与希望、泪水与欢笑。在这条河流上,我以初学者的敬畏为桨,以老师与孩子们的信任为舟,完成了一次从懵懂到坚定的心灵摆渡。

第一周:奠基——在规范与慈爱中窥见殿堂

实习的序幕,在郑朵老师温柔而坚定的引领下缓缓拉开。她是我踏入儿科护理殿堂的引路人。这一周,我的世界被各种制度、流程和药品说明所填充。但郑老师却能让这些冰冷的条文焕发生机。在闲暇时,她将儿内科常用药的知识娓娓道来,每一种药的用途、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都伴随着她临床中遇到的小故事。她让我深刻理解到,儿科护理的基石,一半是铁一般的专业规范,另一半则是水一般的柔软心肠。这份最初的印象,为我后续的实习定下了温暖的基调。

第二和三周:践行——在守护与交流中体悟真谛

随着分管一位过敏性紫癜的患儿,我的角色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这个皮肤上有着点点紫癜的男孩,成了我护理生涯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小老师”。我学着郑老师的样子,蹲下来与他平视,从他的奥特曼聊到最喜欢的动画片。我们成了朋友。他的家人那份全然的信任与积极的配合,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他进行饮食指导、观察皮疹变化、解释病情进展,我不再只是执行任务,而是真切地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陪伴他平稳地渡过难关。这两周,我体悟到“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的真谛——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技术与关怀在此刻交融,化作治愈的力量。

第四周:融汇——在节奏与协作中感悟责任

最后一周,我的实习进入了新的阶段,跟着贝贝老师,分别体验了病房组与连班的工作。这让我对儿科护理的全貌有了更立体、更完整的认识。病房组的工作如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从晨间护理、治疗执行到健康宣教,各项工作环环相扣,要求我们具备清晰的条理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我学习如何统筹安排,在密集的输液、发药间隙,仍能细致地完成病情观察与记录。而“连班” 的体验则尤为深刻,它无缝连接了日间的繁忙与午后的持续照护。我亲眼见证并参与了科室工作的交接与传承,感受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连班中段相对平缓的时段,带教老师引导我系统地回顾和梳理了分管患儿的整体情况,从治疗反应的评估到家庭需求的洞察,让我学会了在动态中把握病情的整体脉络。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不仅是技术的娴熟运用者,更是病房节奏的掌控者和团队中可靠的一环。

四周的旅程短暂却丰厚。我收获了知识、技能与流程,但更珍贵的,是那份被童真治愈的温暖,是被信任滋养的责任感,以及从带教老师们身上传承下来的、

永不熄灭的南丁格尔之灯。

离别在即,心中充满不舍与感激。这段渡童心之河的旅程,让我确信,护理工作,尤其是儿科护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未来,我愿永远铭记这份初心,以爱为舟,以专业为帆,努力成为一名能真正温暖生命、守护成长的摆渡人。由衷感谢贝贝老师,郑朵老师等老师的悉心教导!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