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夜晚,尤其是对于身处感染科病房的患者而言,一盏灯、一个触手可及的呼叫器,不仅是求援的工具,更是黑暗中一份安心的保障。感染科病房推行了一项看似微小却充满温度的举措——为每一个床头的呼叫器按钮贴上了醒目的夜光贴。这一抹在暗夜中静静守候的微光,不仅方便了患者,更照见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安全文化已深入肌理。
感染科病房情况特殊,部分患者病情较重、行动不便,且病房夜间为保障患者休息常保持低光照环境。在此情况下,患者若突发不适,在昏暗中匆忙寻找呼叫器极易引发磕碰、跌倒等二次伤害,也可能因延误呼叫而影响救治时机。此前,虽有床头灯等设施,但找到那个小小的按钮仍需一番摸索,对于视力不佳或急症发作的患者而言,仍存在不便与风险。
“护理安全无小事,任何可能的风险环节都值得我们用心优化。”交大一附院感染科护士长在谈及此举的初衷时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从患者的视角发现问题,这次‘夜光贴’的创意,正是源于我们护士的日常观察和患者的反馈。我们希望能为患者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安心的夜间环境。”
如今,走进感染科病房,白天看来,这些呼叫器与往常并无二致。但当夜色降临,病房灯光调暗,那一枚枚贴在呼叫按钮上的夜光贴便开始散发出柔和而清晰的光芒。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急需帮助的患者提供了明确无误的方位指引。患者无需再慌乱摸索,只需循着这抹微光,便能迅速、准确地按下呼叫器,第一时间将需求传递到护士站。
小小夜光贴,成本不高,操作简便,但其背后蕴含的却是医院管理理念的巨大飞跃。它体现了从“被动处理”到“主动防范”的安全管理前移,展现了医护人员于细微处见真章的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这道在暗夜中守护患者的微光,不仅点亮了手中的呼叫器,更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