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护理质量

发布时间:2025-10-01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田姿   责任编辑:   (点击:)

为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护理人员对临床少见药物的认识与应用能力,2025年9月26日早晨,在心血管内科护士长胡经文的主持下,护师田姿利用晨交班时间,为全体护士及实习生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人纤维蛋白原相关知识”的专项培训。

一、 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晨交班作为一天工作的开端,是传达信息、部署任务和进行业务学习的关键时段。护士长胡经文高度重视护理团队的梯队培养与业务学习,她精心安排并亲自主持了本次培训。胡护士长在开场发言中强调:“人纤维蛋白原作为重要的血液制品,在治疗因纤维蛋白原缺乏导致的出血患者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体护理人员,尤其是新入职护士和实习生,必须精准掌握其相关知识,确保在临床应用中做到安全、规范、有效。”

二、 内容精讲,紧扣临床

在胡护士长的引导下,主讲人田姿护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围绕人纤维蛋白原的五大核心知识点进行了系统而清晰的讲解:

1. 药理作用: 田姿护师首先从药物的本质入手,阐明人纤维蛋白原在体内如何转化为纤维蛋白,进而促进凝血、达到有效止血的药理机制,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适应症: 她重点讲解了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场景,明确指出其主要适用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以及由于严重肝脏损伤、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后大出血和重大手术等引起的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3. 用法用量: 这是培训的核心环节。田姿护师详细演示了药物的复溶方法、静脉滴注的操作要点,并反复强调了“个体化用药”原则。她指出,用量需根据患者血浆中原有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目标水平精确计算,通常维持在用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至1.0g/L以上,以确保疗效的同时避免浪费和潜在风险。

4. 不良反应: 结合临床案例,她提醒大家需重点关注的潜在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如寒战、发热、皮疹等)、以及输注过快可能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反应。她要求大家在输注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

5. 注意事项: 最后,田姿护师系统梳理了用药前后的关键注意事项。包括:使用前必须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核对医嘱;使用时应单独静脉通路输注,严格控制滴速,并备好抗过敏药物;使用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她特别指出,对于血栓高危患者应谨慎使用,并强调了详细、准确地记录护理文书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相长,成效显著

培训过程中,全体护士与实习生们全神贯注,认真记录。在互动答疑环节,大家踊跃提问,就临床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与田姿护师和胡经文护士长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热烈。

此次利用晨交班时间开展的床旁培训,形式灵活、内容聚焦,有效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实现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的目标。它不仅强化了护理团队对人纤维蛋白原这一关键药物的全面认知,更提升了大家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更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