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五周整形美容颌面外科实习已悄然落幕。从初入科室时的懵懂好奇,到如今满载收获的不舍离开,这段经历不仅填补了我专业知识的空白,更让我对“护理”有了深刻的理解。
入科前,我对这个科室的认知仅停留在整形美容单一标签上,以为日常工作就是围绕双眼皮、隆鼻等美容项目。直到入科第一天,总带教谢丽花老师笑着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 咱们科帮助那些唇腭裂患儿重新绽放微笑,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完整',帮助颌面损伤的患者恢复功能……”她告诉我们唇腭裂、先天性小儿畸形、颅颌面骨折、肿瘤术后修复、各种瘢痕增生、显微外科……才是科室的核心业务—这些手术不仅是改善外观,更是帮患者重拾信心,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工程。
五周的实习里,科室的每位老师都是引路人,把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在实操和理论上都有了质的提升。刘梦瑶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静脉输液的标准化流程;郭紫云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做皮试。李杨老师则聚焦各种注射法的操作标准。张雪老师给我们宣讲颈托的具体使用方法;刘梦怡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和观察要点;谢丽花老师手把手教我护理文件的书写……这些更是让我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神奇。
在整形美容颌面外科的五周,我学到的远不止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是对“护理工作”的全新认知。
(一)护患沟通——“共情”比“说教”更有效
以前我总觉得,护理就是按流程做事,但郭媛护士长处理车祸患者欠费的案例,还有老师们和患者的沟通方式,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面对激动的患者,护士长先接情绪,再讲流程,最后给方案;面对自卑的术后患者,刘梦怡老师用同类案例给予信心;面对焦虑的患儿家长,白浩鑫老师亲自指导其操作,替代空口安慰。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护患之间的信任,从来不是靠我说你听,而是靠我懂你的难,我帮你解决。
(二)工作态度——“严谨”是底线,“灵活”是能力
老师们让我看到,护理工作的严谨,是对患者的责任——静脉输液的核对、皮试的观察、颈托的调整,每一步都不能错。但严谨不是死板,护士长处理欠费问题时,没有死守必须交费才能用药的规则,而是找到先垫付,再报销的折中方案。既守了医院的流程,又解了患者的急。这让我学会,规则是底线,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灵活,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三)心态调整——在“手足无措”中学会成长
实习期间,不止一次遇到搞不定的情况,第一次做皮试时手抖,第一次面对车祸患者质问时的语无伦次,但老师们没有指责,而是帮我分析问题,教我方法。这让我明白实习就是试错、调整、进步的过程,不用怕犯错,怕的是错了不总结。现在我再遇到类似情况,会先深吸一口气,想想护士长说的先接情绪,白浩鑫老师教的按顺序排查,慢慢就不慌了。
致谢与展望
五周的时间很短,短到还没来得及和每位老师多学一点,多听一些经验;五周的时间又很长,长到足以让我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职业心态上都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蜕变。感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的每一位老师,谢丽花老师的严谨细致教会我把每一件小事做扎实;刘梦瑶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在基础操作上从生到熟;郭紫云老师的认真负责,让我懂得护理的底线不能破;李杨老师的实操干货,让我学会把操作做规范;刘梦怡老师的共情沟通,让我掌握和患者说话的艺术;白浩鑫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学会用思维解决问题,还有郭媛护士长用一次真实的护患沟通案例,教会我如何做有温度的护士。
离别虽有不舍,但这段经历会成为我实习生涯中最珍贵的行囊。未来,我会带着在科室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继续努力,做一个“懂专业、有温度、会变通”的护理人——既把操作做精准,也把患者放心上,不辜负老师们的教导,也不辜负“护士”这个身份的责任。
最后,再次感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的全体老师,祝科室越来越好,祝每一位患者都能在这儿重拾健康与微笑,回归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