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形美容领面外科实习期间,我遇到一位因三轮车撞伤导致上颌骨、鼻骨骨折的女患者。治疗过程中,交费成了大难题——第三方迟迟不愿交费,但医院的流程是,若账户处于欠费状态,药品无法正常调配使用。
患者和家属着急用药,又不愿先行垫付费用,多次到护士站追问为什么不用药。一次我独自在护土站,患者满脸焦急地走来,语气激动地说:“为什么不给我用药?我又不是不交钱,要是因为没用药让伤口感染,责任全是你们科室的。”看着她激动的神情,我作为护理实习生,瞬间慌了神,试图解释欠费会影响药品申领的规则,但患者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去,反复强调让我们先用药,费用第三方会承担的。我涨红了脸,既不知道如何让她平静下来,也不知道怎么把规则讲得更通俗易懂,只能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幸好郭媛护士长和医生及时赶了过来,护士长满脸笑容,扶着患者示意让她先坐下,然后轻声安抚道:“您先别着急,坐下来慢慢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待患者情绪平稳后,医生再从专业角度解释伤口若因延迟治疗,感染风险会更高,后续治疗更麻烦,同时和家属再次协商费用问题。 最终,在护士长和医生的沟通协调下,患者补交了费用,顺利用上了药。
矛盾点分析:
1.规则与情绪的冲突 患者只关注用药需求,对费用影响用药的流程一无所知,又因受伤疼痛,担心感染等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而处于激动、焦躁的状态,理性沟通难以奏效,而我作为实习生,只是机械的讲规则,忽略了先处理情绪。
2.责任与信任的博弈 患者认为费用该由第三方承担,自己不愿先垫付,对医院先缴费再用药的规则产生信任危机,觉得医院更看重钱,而非治病。
3.专业表述与通俗讲解的断层 我们用医院流程、药品申领等专业词汇解释,患者难以理解,而患者诉求先用药后结算,又与医院规则存在冲突。
后续需加强提升护患沟通技巧:
1.先情后理 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先通过共情的方式安抚情绪,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等患者情绪稳定后再解释事情逻辑。
2.通俗化表达 把专业流程转化为生活实例。比如说,咱们用药需要先交费,就像买菜得先付钱才能拿到菜一样。
3.借力沟通 当自己经验不足时,及时寻求带教老师、护士长或医生的帮助,借助更有经验者的沟通能力和权威来化解矛盾。
感悟与收获:
这次经历让我感触极深,当患者激动"问责"时,我最初的手足无措源于两个关键短板:一是沟通的共情力不足,只想着解释医院流程,却没站在患者着急治病、害怕病情恶化的角度去理解;二是应对冲突的经验欠缺,面对情绪爆发的患者,不知道如何先稳住情绪,再传递信息。而护士长和医生的处理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护患沟通不是单纯传递规则, 而是共情+解决问题的结合。护士长先用安抚的语言和姿态,让患者从对抗状态慢慢转变为愿意听你说,医生则及时讲清了利害关系,最终患者愿意先垫付,后续找第三方报销的可行方案,让患者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诚意,而非被冰冷的规则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