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十二年“护心”路:以专业为基,以温情为桥

发布时间:2025-09-22   文章来源:心内科    作者:王珊   责任编辑:王馨   (点击:)

从事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我依然会在听到心电监护仪规律的“滴滴”声时,心生一种踏实的使命感。心内科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一次心律失常、一场急性心梗,都可能是生命的考验。十二年来,我在无数次抢救与日常照料中逐渐明白:“护心”不仅是守护心脏的生理节律,更是守护患者的生命希望与心理防线。

专业,是与死神竞速的底气

心内科的工作,“快、准、稳”是刻在骨子里的要求。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黄金时间仅有120分钟,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记得刚入职时,面对突发室颤的患者,我曾因紧张手抖无法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而现在,从连接心电监护、准备除颤仪到配合医生实施抢救,一系列操作早已形成肌肉记忆。

这背后是十二年如一日的打磨:每月复盘危急重症病例,把不同病症的抢救流程烂熟于心;主动学习新设备操作,从传统监护仪到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紧跟技术升级的步伐;利用休息时间刷题备考,通过专科护士认证,让专业判断更有依据。去年冬天,一名急性心梗患者入院时已意识模糊,我凭借多年经验快速识别出“室颤”信号,立即启动抢救,配合医生在25分钟内开通血管,为患者抢回了生机。那一刻我更加确信,专业能力就是患者最坚实的“生命屏障”。

共情,是治愈心灵的良药

心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且病情易反复,焦虑、抑郁等情绪常常与病痛相伴。十二年来,我见过因担心拖累家人而拒绝治疗的大爷,也遇过因对预后恐惧而彻夜难眠的阿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护理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操作,更需要“热乎乎”的人文关怀。

坚守,是初心不改的答案

从初入临床的懵懂青涩,到如今成为科室的骨干,我见证了心内科护理的发展变迁:护理路径从“经验化”走向“标准化”,监测设备从“单一化”变为“精准化”,患者的康复率也逐年提升。但不变的,是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与热爱。

十二年“护心”路,步履不停,初心不改。未来,我依然会握紧手中的输液器,盯紧屏幕上的生命体征,用专业与温情,继续守护每一次有力的心跳。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