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剂型差异直接关系到给药时间和患者血糖控制效果,9月 4 日上午,在心内科 2 区护士站,一场针对科室护士及护理实习生的药物知识专项培训如期开展。本次培训由王丹护理师主讲,聚焦胰岛素及其他注射类药物的剂型分类、作用时间规律及开封后有效期管理,为临床用药安全筑牢知识防线。
培训现场,王丹护理师结合科室常见病例,采用 “理论讲解 + 实物对照” 的方式展开教学。她首先梳理了胰岛素类药物的六大核心品类,针对每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进行细致拆解:胰岛素类似药(速效型) 起效时间仅需 10-15 分钟,适用于餐时快速降糖,需叮嘱患者注射后立即进食;常用基因重组胰岛素(短效) 起效时间约 30 分钟,作用持续 4-6 小时,多在餐前 30 分钟给药;而预混型制剂中,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型)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预混:短效 + 中效)需特别注意短效与中效成分的比例差异,前者多为速效与中效组合,后者为短效与中效搭配,两者作用高峰与持续时间不同,需根据患者血糖波动规律选择。
“中效和长效胰岛素是控制基础血糖的关键。” 王丹护理师拿起一支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中效)制剂,向在场人员强调:“此类药物起效时间 3-4 小时,作用持续 12-14 小时,通常每日注射两次,注射时间需与患者进餐规律严格匹配。” 对于胰岛素类似物(长效基础性) ,她特别提醒,该药物作用平稳且持续时间长达 24 小时,虽每日注射一次即可,但需固定注射时间,避免因时间波动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在药物有效期管理环节,王丹护理师结合临床常见问题,明确规范:“未开封胰岛素需在 2-8℃冷藏保存,有效期以药品包装标注为准;开封后胰岛素室温(不超过 25℃)保存即可,有效期不得超过 28 天,即使仍在保质期内,超过 28 天也需立即停用。” 她同时要求,护士在给药前需严格核对药物名称、剂型、有效期及外观,若发现药液浑浊、变色或出现沉淀,需立即更换,确保用药安全。 此次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既有理论知识讲解,又有实操细节指导。参与培训的护士及实习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进一步厘清了各类胰岛素药物的使用要点,对提升临床用药精准度、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强化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