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薪火传承 专业赋能——参加心内科2025年新人“春苗成长”培训活动有感

发布时间:2025-02-26   文章来源:心内1病区    作者:​刘先赐   责任编辑:王美英   (点击:)

为助力心内科新定科及规培护理人员快速提升专科能力、强化核心制度,2025年2月22日至23日,心内科继教组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专科技能培训工作坊。本次培训由心内科负责继教工作的刘盈盈护士长全程统筹,围绕专科知识、核心制度、应急能力等关键环节,通过理论病案授课、实操演练与情景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为新同事们打造了一场系统化、多维度的学习盛宴。

本次培训聚焦临床实践需求,设置六大核心模块,由心内科各病区继教组长、规培带教等资深骨干老师担任主讲,内容全面且贴近实际:首先由王珍、蔺杏月两位老师围绕科室规章制度、环境安全、导管感染防控、约束管理及配输血流程展开讲解,强化基础护理操作与行为规范。不仅从科室消防通道的分布,灭火器的使用,如何关闭电源等方面进行讲解,还着重强调了护理工作对患者健康对重要影响。由李翀、王相宜老师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危急值处理流程、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及专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引器)的规范操作与护理要点。同时,老师们也都分享了上班十几年来的临床事例,让大家对不良事件有更深刻的了解。由姜姍、何芬老师重点讲解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应对策略及转运交接标准,加强患者全流程管理。由杨洁、王烨老师通过模拟病例分析,传授专科疾病护理要点、并发症识别技巧及入院接诊、出院指导的标准化流程。对于新同事们来说,护理文书对书写是大家的薄弱点,王老师建议大家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多书写,找老师纠正,才能取得进步。由马姣、王珊老师系统梳理身份核查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及手卫生要求,确保用药安全与院感防控措施精准落地。临床各个科室的高危药品种类都略有不同,老师们强调了心内科专科高危药物摆放位置种类和登记本的填写。最后由张素云、王荣荣老师组织急性左心衰、急性心梗、心包填塞、室速、室颤、过敏性休克、迷走反应等危急状况的情景模拟演练,强化团队协作与应急处置能力。

最终通过理论考核、情景案例技能考核两种方式进行评价,理论测试涵盖制度规范、专科知识点及应急预案流程;情景考核则模拟真实临床场景,重点检验新同事们对病情判断、应急反应及团队配合能力。考核结束后,带教老师进行现场复盘,刘盈盈护士长对培训成果进行总结,并组织新同事分享学习感悟。

大家踊跃分享学习收获与反思,字句间透露出对临床工作的深刻思考与成长动力。 “通过案例分析,我深刻理解了制度规范不是束缚,而是对风险的预判与规避。”一位新同事感慨:“第一次参加应急预案形式考核,了解到抢救不仅是技术,更需要统筹判断——何时呼叫支援、如何优先处置,老师的考点评让我可以发现不足,不断学习,也意识到临床思维比单纯操作更重要。” “培训过程中不断发现我的知识盲区,比如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应的鉴别要点,应急预案的学习模式,让我在面对抢救中知道应该怎么做。”新同事们普遍提到,培训中“先自我思考-再老师引导-最后复盘”的模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清醒认识到自身不足。

本次工作坊旨在强化临床综合技能及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安全,助力新同事们快速融入专科团队。最后,刘盈盈护士长对此次参与培训教学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同时为新同事们点赞,培训的结束不是终点,颇多知识点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铠甲”不断进步和强大。

两天的培训收获满满,但最大的收获并非仅仅学会了多少操作或制度,而是对“心内科护士”这一身份有了更深的敬畏与理解。作为规培护士,我深知自己仍有许多不足,唯有将培训中的知识反复消化、在临床中主动请教、于案例中持续反思,才能让今天的“输入”转化为明天的“输出”,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感谢科室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从前期的培训安排到培训期间各位带教老师们的耐心答疑解惑,前辈们的倾囊相授让我深刻感受到心内科护士老师们的匠人精神与专业素养。无论是急救演练中的细致指导,还是理论讲解中的深入剖析,都让我受益匪浅。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努力向老师们看齐,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前路漫漫,但心有所向,行必能至!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