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恶性血液肿瘤和其他一些实体瘤最有效的方法。是指患者在接受一定的预处理后,将各种来源正常的造血干细胞通过中心静脉输注入受者体内,使其生长、繁殖,以取代原有缺陷的干细胞,重建造血及免疫功能的过程。预处理期精细护理是确保患者移植成功的前提,为提高进修及低年资护士对移植预处理期相关知识的掌握,规范患者预处理期各种并发症的护理。、
2024年10月12日晨交班结束后,王晓娟主管护师对血液内科层流室护士进行了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毒性反应及护理的专业知识培训。王晓娟老师从预处理的常规方案、毒性反应及其护理措施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她首先阐述了预处理期的概念及常规方案,包括全身照射、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等多种方式,具体方案会根据不同疾病和移植类型进行选择。接着详细介绍了预处理期常见毒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出血性膀胱炎、肛周感染、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她特别强调了毒性反应的护理要点:对于恶心呕吐,需评估其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和呕吐的次数、量、性质,并按等级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包括每日评估口腔状况,指导患者餐后即刻用温水漱口,或使用含氯已定的漱口水及碳酸氢钠交替含漱,并给予专业的口腔护理。对于肛周感染,应根据患者症状如痔疮、肛裂、肛周术后伤口、腹泻等,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患者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并在必要时使用皮肤黏膜保护剂。若患者出现出血性膀胱炎、心脏毒性或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需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培训结束后,层流室护士长樊婷总结指出:“只有熟练掌握患者在预处理期可能出现的药物毒性不良反应,才能及时通知医生,迅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减轻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痛苦,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希望所有护士都能掌握相关知识,为患者的移植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