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创新 > 正文

医疗创新

绿色电生理领航,守护心跳新征程——心血管内科获“无射线电生理中心”认证

发布时间:2025-11-01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心血管内科   责任编辑:   (点击:)

2025年10月17日,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5)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AHS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启幕。作为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心血管学术盛会,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顶尖心血管专家。在备受关注的《绿色导管室建设规范》&《绿色电生理导管消融临床技术规范》系列团标发布会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在绿色电生理领域的体系化建设与卓越成就,被正式授予“无射线电生理中心”称号,这标志着医院在该技术领域的临床规模、规范操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技术革新:绿色电生理的“革命”突破

无射线电生理技术堪称心律失常介入领域的一场“绿色革命”。传统的心脏介入手术依赖X射线透视来引导操作,这无疑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辐射暴露的风险。而无射线电生理技术则另辟蹊径,借助先进的三维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及心腔内超声,实现了“零射线、高精准”的手术操作。医生如同拥有了一双“透视眼”,能够精准地定位心脏内部结构,引导手术器械到达目标位置,从根本上避免了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此次授牌,不仅仅是对无射线电生理这一单项技术的认可,更是对西安交大一附院在袁祖贻院长带领下,系统性、规模化推进绿色电生理建设的高度肯定。目前,医院心脏内科心律失常团队已组建起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绿色”术者队伍。其中,3位电生理术者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获得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权威认证的“无射线房颤术者”资格。这一资格的获得,充分彰显了团队在处理复杂心律失常手术方面的硬核实力,也让患者对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更加充满信心。

体系构建:从探索到常规的跨越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绿色电生理技术实现了从探索研究到规模化、常规化应用的华丽转身。如今,该技术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从简单的室上速到复杂的房颤、室早消融,都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射线敏感的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及青少年,绿色电生理技术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的新大门,提供了另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2025年9月16日,对于西安交大一附院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医院介入手术室成功举行了“无射线导管室”揭牌仪式。这一专属平台的建立,为绿色电生理技术提供了最优化的硬件设施和操作环境,标志着医院在绿色电生理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自此以后,医院每周都会常规开展无射线电生理手术,使其成为一项普惠性的常规医疗服务。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从中受益,让“绿色介入”的理念真正在三秦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引领未来:守护心跳,贡献“交一”力量

此次在长城会上获授“无射线电生理中心”,是国内权威学术机构对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律既往心律失常介入工作的高度褒奖和充分肯定。然而,这并不是终点,而是医院迈向更高目标的新起点。

展望未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将在袁祖贻院长的卓越领导下,以“无射线导管室”为坚实基地,进一步深化技术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扩大适应症范围,让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能够受益于绿色电生理技术。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更加专业、高效的医疗团队,为技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此外,还将积极开展区域技术推广活动,将先进的绿色电生理技术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将最安全、最先进的诊疗技术带给每一位患者,在绿色电生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心守护三秦大地的每一次心跳,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交一”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