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满祥主任的指导下,陆港院区阳甜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院内首例内科胸腔镜检查。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这标志着作为交大一附院“一院多区”布局关键组成的陆港院区,在胸膜疾病微创精准诊疗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将三甲医院的高端诊疗技术直接送达港务区及周边患者。
一周前,王阿姨突然出现持续发热症状,体温最高升至38.9℃,退烧药效果反复,同时伴随明显胸闷气短,哪怕静坐都觉得胸口像压着重物,稍一活动便喘不上气。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王阿姨及家人带她前往交大一附院陆港医院就诊,随后由胡婷华副主任医师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胸部CT检查显示,患者右侧胸腔大量包裹性积液正是引发症状的关键原因,但通过胸腔穿刺引流术及胸膜活检等检查始终无法明确病因。
“患者右侧大量包裹性胸腔积液,常规穿刺抽液难以充分引流,且胸膜盲检无法精准获取病变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阳甜主任医师解释,此类疑难胸腔积液若不能明确病因,后续治疗将缺乏针对性,极易延误病情。依托交大一附院总院的技术支撑,科室团队经过快速评估,决定为患者实施内科胸腔镜检查,这项在总院成熟开展的微创技术,能通过微小切口实现胸腔内“直视探查+粘连松解+精准活检”的三重目标。
检查前团队提前完成了全套准备工作:由总院专家远程指导梳理诊疗流程,对高清内镜系统、监护设备等进行反复调试,并联合胸外科、麻醉科及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充分发挥了交大一附院“一院多区”的资源联动优势。检查当天,在阳甜主任医师带领下,胡婷华副主任医师、陈雪主治医师、李萌住院医师及晋金花主管护师为王阿姨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胸膜黏连松解术”。在充分定位且进行局部麻醉后,在右侧胸壁做了一个1厘米的微小切口,纤细的胸腔镜缓缓置入后,高清屏幕上显示患者右侧胸膜广泛粘连,操作团队即刻进行了胸膜粘连松解术,顺利暴露胸膜后可见胸膜充血、多发结节,随后镜下对异常胸膜组织进行了多部位活检,整个过程仅耗时30分钟,患者全程无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2小时,王阿姨便能下床缓慢活动,胸闷气短的感觉显著缓解。病理结果最终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原以为要跑远路去总院,没想到在陆港院区就享受到了一样的好技术,创口小、恢复快,太方便了!”王阿姨及家属对治疗效果赞不绝口。
内科胸腔镜就像给医生装上了‘胸腔透视眼’,对疑难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超95%。,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甲医院延伸院区,此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例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成功,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诊疗服务,更彰显了医院在微创介入领域的技术实力。未来,医院将持续依托总院2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资源优势,逐步开展更多高端微创技术,让港务区及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水平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