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陕西省医师协会口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学术年会暨PMTC技术推广与应用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教楼601举办,本次会议的授课专家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四川省卫健委“PMTC专业机械牙齿清洁技术普及推广”项目负责人郭玲教授;重庆市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第二届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钢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郑成燚教授;陕西省医师协会口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陈曦教授;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口腔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罗瑜教授;陕西省医师协会口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翠医生;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加亚文医生。

首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冯广林副书记致辞,他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强调了口腔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对国家健康的贡献,并对远道而来传经送宝的授课专家们表示诚挚感谢,对到场参会的同仁、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会议由陕西省医师协会口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高新医院口腔科文星主任和口腔整合学会常务委员、渭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王斯璐主任主持。接下来,陈曦教授讲解了PMTC菌斑控制技术为抓手——增强综合医院综合口腔学科影响力,她介绍了陕西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PMTC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开展情况和未来规划,以及作为综合医院综合口腔科的核心职责、任务、发展中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成立陕西省医师协会口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并提出五大创新理念——口腔与全身整合、口腔学科内各亚专业整合、口腔与口腔人文的整合、综合医院综合口腔科结构特色的整合、各医学会医师协会的整合,强调了口腔健康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重要性,提出整体规划序列治疗的核心抓手是PMTC技术。


接着,郭玲院长讲解了PMTC的临床应用及效果,郭院长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省市级课题20余项,参编专著2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37篇。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泸州市“拔尖人才”。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四川省卫健委“PMTC专业机械牙齿清洁技术普及推广”项目负责人。她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发展情况,详细讲解了该技术的八大操作步骤以及在临床拓展中显示出显著效果,增强了医院的影响力,通过改变诊疗模式,建立绿色通道,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郑成燚教授讲解了PMTC与全身疾病的关系,郑教授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口腔系,是重钢总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是重庆市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第二届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内PMTC(专业化机械性牙齿清洁技术)引进,倡导和推广者;主编《专业化机械性牙齿清洁技术》;主译《儿童牙科:舒适的口腔之旅》《新PMTC---专业化口腔预防、保健与牙周辅助治疗技术》《儿童咬合发育管理---上腭形态、口腔机能与衰弱预防》《口腔卫生士临床手册》;参编《龋病风险评估及管理实用技术》,《口腔卫生士概述》。他介绍了专业化机械性牙齿清洁技术与洁牙、喷砂的区别、优缺点和适应症,强调了医护人员在实践操作中应重视安全训练和熟悉器械,分享了个人在提高技能方面的经验,提出口腔科需要与妇产科、儿科等结合在孕期、哺乳期阶段就开始进行科学的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并详细讲解了各个阶段的口腔预防策略以及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罗瑜教授讲解了PMTC技术在大临床的应用,她分享了在公立医院病房开展全身疾病患者PMTC治疗的实践成果,提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和管理;为行动不便的家庭提供上门服务,也提出了在实践中存在的挑战。张翠医生讲解了PMTC技术与全身疾病防治的关联和意义,PMTC技术是通过专业机械的牙齿清洁去除牙菌斑,从而预防和阻断牙周炎的发展;长期维护比短期治疗更有利于口腔健康,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有效;该措施能提高老年人牙齿保存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全身疾病风险、并提高整体寿命。


加亚文医生讲解了PMTC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实操训练,他以十大健康标准为切入点,分析了PMTC清洁的范围,以及在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特定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正畸患者、卧床患者、失能人群中如何持续、有效地开展,强调了定期口腔保健、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以及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本次年会展示了口腔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凸显了口腔整合学会在综合医院综合口腔科中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中的核心作用。五大整合理念为口腔医学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口腔医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口腔健康服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未来,口腔整合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引领口腔医学界不断探索创新,深化跨学科合作,为推动我国口腔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全民口腔健康目标贡献力量。

10月31日下午,护士管理分享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教楼705举办,作为口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的首创性会前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突破传统学术会议框架,聚焦综合医院综合口腔科管理这一尚未被充分开发的领域,填补行业空白,回应现实需求。本次会议的授课专家是:中华护理学会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护理部的胡志萍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第一(兴庆)门诊部刘琼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顾青护士长。会议聚焦“专科能力提升”“绩效管理革新”“排班效率优化”三大核心议题进行讲解和分享,来自陕西省医师协会口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陈曦主任、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刘晓东教授、渭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王斯璐主任、汉中三二〇一医院口腔科李琳主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口腔科高艾玲主任、西安市高新医院口腔科程彬艳护士长、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翠医生携护士长及护士团队参加了本次分享会,现场智汇交融、讨论热烈,为陕西省口腔护理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促进了各医院、各层级护理管理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为口腔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构建更加高效、优质的口腔护理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分享会由高艾玲主任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护士长李玲主持。首先胡志萍主任讲解了口腔专科护士工作范畴及胜任力提升,她分别介绍了口腔专科护士工作范畴及岗位梳理、口腔护理专业发展与岗位赋能、推动护理工作贴近患者与社会需求的措施、提升口腔医疗质量的预检分诊与随访流程、护士长的重要性与职责及应具备的六大关键能力、提升护士专业培训与能力评价体系。接着,刘琼护士长讲解了从量化考核到正向激励——口腔科护士绩效管理实践,通过年资支撑、工作量考核及特殊贡献三项护士绩效改革措施,激励护士积极参与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建立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体系,工作氛围得到改善,医院的整体服务效率得到提升。最后,顾青护士长讲解了优化临床排班 提升诊疗效率,她提出了口腔科存在初复诊并存、患者等待时间长、挂号科室错误等问题,通过科学安排和闭环管理、提高网约率与优化诊疗流程、弹性排班与资源协同优化等措施改善口腔科排版困扰,提高了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和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