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届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大会(APVAC 2025)在澳门隆重举行。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血管外科学术盛会之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血管外科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共同探讨血管疾病诊疗的最新进展。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专家禄韶英教授受邀参会,并作为分会场主持及讲者,分享了中国医生在下肢动脉开放手术领域的创新经验与临床成果,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国际舞台展现中国血管外科实力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大会(APVAC)是亚太地区血管外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之一,旨在促进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本届大会聚焦“血管外科的创新与精准治疗”,涵盖开放手术、腔内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前沿议题。作为中国血管外科领域的杰出代表,禄韶英教授受邀担任分会场主持,并在“下肢动脉疾病开放手术”专题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向国际同行展示了中国在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及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手术治疗方面的经验与技术创新。


中国经验获国际同行高度认可
在报告中,禄韶英教授结合丰富临床案例,系统阐述了中国医生在下肢动脉开放手术中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术中精细化操作及围手术期管理优化,并分享了团队在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独到见解,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在讨论环节表示,中国在该领域的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期待未来开展更多合作研究。
此次参会不仅彰显了中国血管外科的学术影响力,也为推动亚太地区血管外科技术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禄韶英教授表示:“国际学术交流是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全球同行的合作,共同促进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


关于APVAC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大会(APVAC)由亚太血管学术联盟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亚太地区血管外科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之一。本届大会吸引了逾2000名专业人士参与,设立了数十场专题研讨,涵盖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静脉疾病及血管创新技术等多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