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跨区域医疗协作新篇章,构建雪域高原健康新桥梁——陕、甘、藏三地四院肝癌MDT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29   文章来源:肝胆外科    作者:马意源 王旭天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8月21日上午,一场连接雪域高原与内陆腹地的肝癌多学科诊疗(MDT)学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共同承办,汇聚了来自陕西西安、西藏阿里、甘肃兰州及陕西汉中医疗机构的顶尖专家团队,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深入进行病例讨论与学术交流,开启了跨区域医疗协作的新模式。

高规格参与 共绘医疗协作蓝图

会议名誉主席由我院刘青光教授与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贡桑明久教授共同担任,我院肝胆外科郑鑫副主任和在藏医疗援助的郭成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会议开幕式上,阿里地区卫生健康委领导房鲁光致辞,强调了跨区域医疗合作对于提升边远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意义。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张小刚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为阿里地区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将有效促进当地诊疗水平的提升。

我院刘青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跨区域、多中心的协作,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诊疗方案,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的患者来说,这种协作模式意义更为重大。”

陕西援藏医疗队员、我院肝胆外科郭成教授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点对点”的精准帮扶,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雪山戈壁,守护高原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四地病例分享 展现MDT精髓

会议学术环节精彩纷呈,四家医院分别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病例报告。首先由我院MDT团队刘志奎教授汇报了一例复杂病例,展示了我院在多学科协作方面的丰富经验。随后,阿里地区人民医院MDT团队分享了他们在高原地区特殊疾病诊疗中的经验和挑战。甘肃省人民医院MDT团队汇报的典型案例,展现了西北地区三甲医院的综合实力。最后,汉中三二零一医院MDT团队分享了他们的诊疗经验,体现了地市级医院在医疗实践中的特色与创新。

每个病例汇报后,各医院团队都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在不同地域、不同医院的思想碰撞中,与会专家们不仅分享了诊疗经验,还就各种疑难病例的诊断思路、治疗策略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探讨,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跨区域协作 助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建立了跨省医疗协作网络。阿里地区作为西藏较为偏远的地区之一,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通过与西安、甘肃、汉中等地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将有效提升该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

我院作为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在此次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通过远程医疗、专家派驻等方式支援边远地区医疗机构,此次肝癌MDT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展了医疗援助的内容和形式。甘肃省人民医院和汉中三二零一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也在此次协作中展现了各自的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为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医疗协作网络贡献了力量。

MDT模式 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的整合医疗模式。通过此次会议,四地医院进一步明确了MDT在提高诊疗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综合型医疗人才方面的重要价值。

特别是在复杂疾病诊疗方面,MDT模式能够汇集内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专家的智慧,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科学化的治疗方案,避免单学科诊疗的局限性,提高诊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展望未来 构建常态化协作机制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跨区域医疗协作机制建设的探索。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当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MDT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共同提升诊疗水平。

会议名誉主席刘青光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进一步深化各地医院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援、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医疗联合体,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次陕、藏、甘三地肝癌MDT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更为跨区域医疗协作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将对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升边远地区医疗服务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随着这种协作模式的深入发展,更多患者将受益于跨区域、多学科的诊疗服务,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同时也将促进各级医院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