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肝胆外科孙昊、李宇教授团队应邀赴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磁吻合技术救治复杂胆道梗阻患者,并推动区域医疗技术提升。
患者困境:传统治疗遭遇瓶颈
接受手术的患者X先生,肝移植术后一年,胆管狭窄问题持续存在。此前,他先后4次尝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均未成功,患者长期留置经皮胆道引流管,身心备受煎熬。
手术突破:磁体精准定位实现“秒吻”
孙昊、李宇教授团队采用的磁疏通技术,创新性融合磁力学原理与微创操作,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ERCP路径,将钕铁硼复合永磁体制成的子母磁体,分别送至梗阻胆道的近端与远端。异极磁力瞬间吸附实现组织“秒级吻合”,使梗阻部位组织受压坏死脱落,周围健康组织通过粘连修复形成光滑吻合口,最终实现胆道再通。整个过程无需传统针线缝合,手术时间缩短至传统术式的1/3,且对患者创伤极小。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胆道梗阻症状迅速缓解,肝功能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陕皖同心:磁外科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作为吕毅教授磁外科团队的核心成员,李宇教授此次赴合肥不仅开展了临床手术,更通过病例研讨、操作示范等方式,向当地医护人员讲授磁吻合技术要点。此次协作是医院“医疗协作共同体”建设的缩影,通过技术输出让更多疑难病症患者就近获得微创治疗。未来,团队将持续在多地推广磁外科技术,探索其与精准医疗结合的更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