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同心传承西迁志,健康丝路践初心——农工党交大委员会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基层行”走进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

上午,召开“同心传承西迁志,健康丝路践初心——农工党交大委员会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基层行”座谈交流会。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农工党陕西省委副主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病院院长刘青光,西安交大统战部副部长邢旭宁,西安交大一附院组织统战部副部长郝霖及农工党西安交大委员会党员代表,榆林市政协副主席高怀和,中共榆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榆军,榆林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军,农工党榆林市委会主委贺波,榆林市政协研究室主任钟毓睿,农工党榆林市委会秘书长李锋,交大一附院副院长、榆林医院执行院长佘军军,榆林医院副院长吴开杰,农工党榆林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工会主席谢中斌及榆林市卫健系统农工党党员代表、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全体农工党党员参加座谈会。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党委书记赵文玉主持座谈会。
与会人员对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肯定。会议指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深化医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关键举措,此次活动是党派合作、共促发展的典范,农工党作为以医药卫生为主界别的党派,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团结和带动更多优秀医务工作者投身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基层卫生服务事业中来,在建言献策、资源下沉、技术帮扶中持续发力,携手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为榆林高质量发展的“健康引擎”,为榆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座谈交流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增添了合力,与会人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合作,同心协力、砥砺前行,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共同书写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佘军军院长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体规划和建设概况,人员深度融合、管理改革创新,打造以健康需求和应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中心、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中心、区域内群众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医务人员进修培训首选中心等方面,介绍了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此次参访活动的重要部分,由农工党党员,交大一附院副院长、榆林医院执行院长佘军军教授精心组织的中日大肠癌精益工作坊(榆林站)在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举行。农工党陕西省委副主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病院院长刘青光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姚力教授,外科及手术室的参访党员代表,及西安市、渭南市、鄂尔多斯市、榆林市各医院相关专家,在现场共同观摩来自日本国立癌研究中心中央病院塚本俊辅教授团队和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佘军军教授团队的手术演示,并进行交流。


随后,参访农工党党员代表根据自己的专业深入榆林医院对口专科,分别走进儿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口腔科,肾内科,肿瘤内科及医保办等科室,与榆林医院的同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切磋了关于临床工作,科室管理及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的经验。




下午,全体参访党员同志与榆林医院的农工党党员代表一同前往郝家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郝家桥位于绥德县城西南,是习仲勋同志当年蹲点调研的地方,他在此发掘了著名的“郝家桥经验”。刘玉厚同志作为当时的劳动模范,以其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带领村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成为边区劳动英雄。如今,郝家桥不仅保留着丰富的红色历史遗迹,还通过现代红色教育,传承着习仲勋同志的调研精神和刘玉厚同志的劳模精神。大家在此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更加坚定了走新时代长征路的决心。

此次农工党交大委员会走进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的基层行活动,内涵丰富,彰显了农工党交大委员会积极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交大医学、交大一附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工党之为”的信心和决心。今后,农工党交大委员会还将继续集智聚力、积极作为,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及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贡献农工党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