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又中招,鼻塞又发烧!近日西安气温骤降,秋冬之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随之增加,您是否发现身边有人已经变成“宝娟嗓”“发烧友”?做好预防是保健的第一步,如果您已经有了明显的感冒症状,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对症治疗才是关键,有助于您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感冒和流感是两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它们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具体如下:
1. 病原体
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或支原体导致。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主要致病类型。
2. 症状表现
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以鼻塞、流涕、打喷嚏、轻度咳嗽为主,可能伴有低热(体温一般低于38℃),全身症状不明显,如轻微乏力、头痛等,通常不影响日常活动。
流感:症状更为严重,起病急,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寒战、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极度疲劳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3. 传染性与传播速度
感冒:传染性较弱,传播速度慢,通常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多为散发病例,不易引起大规模流行。
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可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容易在学校、社区、家庭等场所引发聚集性疫情。
4. 发病季节
感冒: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秋冬季相对多发。
流感:具有明显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多在11月至次年3月高发,南方地区全年均有流行,但冬春季节更为常见。
5. 并发症风险
感冒:一般较少引发严重并发症,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中耳炎、鼻窦炎等。
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
6. 治疗与预防
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止咳药缓解咳嗽等,多休息、多喝水,一般5~7天可自愈,无需抗病毒药物。
流感:需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烧、补液等。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年接种。

温馨提示:明确诊断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须前往医院做核酸或抗原检测,若出现突发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冒和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