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在这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5月,我们迎来了第111个国际护士节。5月11日,我院在科教楼三层报告厅举行了以“传承、凝聚、变革、引领”为主题的国际护士节庆祝暨表彰大会。精神心理卫生科获得集体、个人多项荣誉。回顾过往,我们团结奋进、踔厉前行,不负初心,不辱使命。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近年来科室本着三年以内护士培养工作习惯,三年以上护士打磨工作技能,骨干护士培养工作思维的护士培养思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改革培训模式,落实分层级培训,注重临床效果评价,夯实护士基本技能。通过授课比赛、健康教育科普比赛、综合技能竞赛、演讲比赛、科研读书报告等活动为护士搭建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不断提升护士各方面综合能力。通过建立工作量化考核机制、科学化岗位与绩效管理,在科室行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及良性的竞争机制,越来越多的护士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动起来”到“走出去”,多名护士通过参加科室、辖区、院级、省级举办的活动,得到了快速成长,也获得了各级、各类多个奖项。护理团队在医院各类排名稳步上升。在今年4月刚刚举办的“2022年临床青年护理教师授课比赛”中,我科护士朱虹阳斩获冠军,5月赵芸芝、朱虹阳、毕竹萍、薛丹参加护理部举办的“第五届健康知识科普大赛”再获一等奖,在护士节表彰大会上,梁杏莉获得“健康教育之星”,赵芸芝获得“优秀护理总带教老师”,护理团队获得“2021年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每一个成绩、每一份荣誉的背后,承载个精神科护理人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坚持不懈的信念与力量!
深耕专业,探索创新。精神科护理团队始终将患者安全与患者满意放在首位。护理管理以终为始,根据开放式管理精神科病房特点,建立并实施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安全屏障,以专科护理指标为抓手,持续落实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降低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科室护士不断学习精神康复新知识、新理念,拓展精神康复宽度,深化精神康复内涵,目前科室已开展11项精神康复活动,每年约2万余人次住院患者受益,专科护士确立专业方向担任小组组长,建立各小组架构,并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及评价体系,在临床中总结经验,发表论文,进一步指导、优化精神康复工作,编写《精神康复手册》,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与回归社会不懈努力。
学科引领,砥砺前行。2021年9月我科举办了首届“陕西省精神心理专科护士培训班”,经过前期精心策划筹备,为期两个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内容充实、干货满满,基地的教学工作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为省内20家医疗单位培养精神心理护理专科人才33名,他们将在各自单位播撒生根、发芽结果,为全省人民的精神卫生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同时我科多名护士积极参与省级精神卫生专委会、省质控中心、国家级、省级其他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班授课及相关工作,彰显专业实力。
抗击新冠,冲锋在前。新冠疫情期间,科室先后派出多人参与院内、外核酸采集任务,1人支援发热门诊,1人支援健苑隔离病房,1人支援东院区出血热病房,12人参与胸科医院支援工作,1人参与宝鸡市中心医院支援工作,更有3人跟随医疗队远赴吉林。同时发挥学科优势,第一时间关注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为胸科医院、秦皇医院等工作人员开展正念减压3次,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和效果。一边抗击新冠,一边尽责“守家”,留守在科室的护士在做好病房患者管理的同时,积极参与心理援助热线的救助工作,接听处理心理援助300余条,发表居家隔离相关科普文章,疫情面前,我们从不畏惧,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风劲好扬帆奋斗正当时。过去一年我们播撒汗水,收获希望,2022年是喜迎二十大,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年,精神科护理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不负韶华,立足专业,深化内涵,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服务上主动周到,以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助力学科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