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在新学期到来前,由学术带头人赵英仁教授、学科主任何英利教授牵头组织了新学期传染病大课全程授课式集体备课活动。该活动从6月中旬启动,历时2个多月的时间,11位理论课授课教师按照理论课要求全程授课,学科系所有教师全程参与,最终在8月中旬新学期来临前顺利完成,为新学期传染病学本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本次教学活动旨在传承教学优良传统,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深化课程思政设计,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是感染科新学期教学的一次革新实践活动。

感染科全程试讲集体备课教师风采
传染病大课全程试讲集体备课,顾名思义,采用全课时模拟的形式,由理论课教师利用2-4个学时的时间讲授传染病学理论课各个章节的内容,由全科其余教师参与扮演学生听课。通过真实的课堂模拟,更加细节化的从课程内容、讲课技巧、与学生互动、知识点强化测试等方面了解我们传染病学本科生教学的现状。本次活动从策划到实施、再到顺利完成,由感染科赵英仁、陈天艳、叶峰、何英利、陈红梅、杨瑗、石磊、刘小静、刘锦锋、牛迎花、陈云茹11位理论课授课教师,教学督导蔺淑梅教授、感染科樊万虎、韩群英教授参与点评,全体教师参与讨论、教学课教员王亚红协助。在这次全程试讲式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不仅为今年的本科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目前传染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1. 传统传染病发病率下降,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改革适应传染病疾病谱变化;2.感染科已从既往的经典传染病向感染性疾病转换,需要迅速补充感染性疾病相关教学内容,如抗生素合理使用、真菌感染、院感防控等;3. 目前尚缺少学科自己组织编写的、覆盖西北特色传染病、一带一路特色疾病谱的传染病学教材。根据上述问题,感染科学术带头人赵英仁教授规划学科教学工作未来方向、部署教学工作任务:1. 继续优化以器官系统为体系的教学内容设置,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调整教学大纲,增加新发传染病、抗生素合理应用、院感防控等内容,与时俱进不断促进教学内容革新;2. 组织开展编写覆盖西北特色传染病、一带一路特色疾病谱的传染病学教材,推进感染科教材建设工作。
感染病学系通过本次全程“试讲式”集体备课,不但将感染科教学优良传统进行传承,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设计均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优化,提升了课程思政建设,直面困难,提出并部署了感染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极大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