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精护生命通道,筑牢危重症安全防线——ICU辖区2025年静疗与管路组年中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5-10-01   文章来源:心血管外科    作者:王安红 刘思茹 肖林晖   责任编辑:   (点击:)

为进一步强化我院静脉治疗与管路维护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提升护理安全与质量,创造护理新品质。2025年9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大楼16层会议室举行了ICU辖区静疗及管路职能组年中工作汇报, 此次会议邀请了ICU辖区总护士长韩娟老师,院级静疗专业组组长郝楠老师,泌尿外科护士长白晓静老师,护理部静疗组秘书郎澜老师,以及ICU辖区六个护理单元的护士长及静疗、管路联络员共同参加。

2025年上半年,我院ICU辖区紧紧围绕“零感染、保通畅、降风险”的核心目标,在静脉治疗与各类管路安全管理方面深耕细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期中答卷。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和技术革新,ICU主要管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静疗管理:攻坚克难,守护“生命通道”

在静疗管理方面,团队以技术为支撑破解临床难题。超声引导技术成为置管“金标准”,成功完成多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中线导管置管,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痛苦与并发症;针对体位受限、解剖结构异常患者,率先探索磁导航定位技术(3CG),实现PICC导管尖端实时精准定位。同时,严格执行《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过程质控核心要点》,通过每日评估导管必要性、强化手卫生与无菌操作,推动CLABSI(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此外,针对冲封管不规范、消毒面积不足等问题及时指导,并编制罕见药物皮试液配置汇总表,提升临床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二、管路集群管理:系统化思维,严防“多米诺”效应

管路集群管理上,团队以系统化思维防范风险连锁反应。为患者建立个性化《ICU管路安全风险评估表》,对人工气道、中心静脉导管等多类管路开展每日联合查房与风险评估;针对人工气道患者,落实床头抬高30°-45°、每日镇静中断等集束化策略,将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控制在15%低位;对留置导尿患者强调早期拔管与密闭引流,使CAUTI(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比下降15%。同时,通过采用新型固定装置、加强镇静镇痛管理,各类管路非计划拔管(UEX)事件发生率下降25%,胃管UEX率改善尤为明显。

汇报会上,韩娟总护士长肯定了上半年工作成果,她表示:“ICU的每一项操作都关乎生死,成绩源于全员对标准的坚守与对细节的执着。”对于下半年工作,将重点推进智慧化系统在ICU静疗、管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实时监测导管位置与通畅度,利用大数据平台预测VAP、CLABSI等风险,从而构建更为前瞻、智能的主动防御体系,将我们的生命防线筑得更加牢固。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