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联合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特邀沙盘治疗领域资深专家王舒娟老师,为肿瘤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带来一场主题为“方寸天地,让心自在”的沙盘心理治疗体验活动。此次活动是科室安宁疗护服务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帮助患者及家属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灵沟通,提升生命特殊时期的生活质量。

破冰环节:指尖相连, 心灵相映
活动伊始,王舒娟老师以轻柔的手指操破冰,引导大家关注当下,感受身体与心灵的连接。这一简单的动作让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打开心扉, 为后续的深度交流奠定基础。

初识沙盘:内观自我, 觉察启航
随后,王舒娟老师轻声引导:“请大家看看这个房间,你注意到了什么?这会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这一提问启发参与者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开启自我觉察之旅。
触沙冥想:静心之旅, 感官苏醒
在柔和的音乐中,大家闭眼触沙、冥想放松,感受沙粒在指间流动的触感。许多人表示体验到了“久违的平静与安宁”。


心灵的选择:沙具挑选中的深情寄托
在深受期待的选沙具环节,王舒娟老师引导大家走近摆放着几百件沙具的陈列架。沙具种类丰富,涵盖人物、动物、建筑、交通工具、自然景物等各个类别,每一件沙具都可能触动不同的心灵共鸣。
参与者们缓缓穿梭在沙具架间,神情专注而沉思。一位年长的患者驻足良久,最终选择了一栋小巧的房子。"这让我想起了童年的老家,"他轻声分享,"在那里有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选择它让我感到安心。"他的选择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共鸣,在安宁疗护中,家往往代表着安全、归属和最终的港湾。


一位中年家属选择了一座桥梁模型,她含泪说道:"我希望这座桥能连接起我和母亲以后的日子。这些年来太多话没有说,太多感情没有表达,现在我希望能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番话让在场不少人动容,在生命的旅程中,沟通与和解往往是最深切的需求。
一位医护人员代表选择了一棵树的沙具:"这棵树代表着生命力和守护。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希望成为患者和家属依靠的力量,就像大树一样,提供荫凉和支持。"
还有患者选择了象征自由飞翔的鸟儿、代表生命源泉的流水、寓意时光流转的沙漏等。每一个选择都不是偶然,都蕴含着参与者当下的心境、未了的心愿和深层的渴望。这些选择帮助心理治疗师更好地理解每个人独特的心灵世界,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共筑心声:团队沙盘的协作与分享
各小组成员随后将上一环节个人选择的沙具组合成团队沙盘,共同讲述属于他们的故事。这一环节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理解与支持, 大家通过沙具这个媒介, 表达了对生命, 对亲情, 对医疗照护的共同感悟。


生命故事的呈现:个人沙盘叙事
在接下来的环节, 王舒娟老师为大家示范了如何通过选择沙具, 摆放沙具,来讲述个人生命故事,启发大家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在安全、支持的氛围中,参与者逐渐打开心扉,借助沙具构建自己的世界,分享生命中的珍贵片段。
集体的智慧:共创团体叙事之旅
最后,各小组将组内所有沙具组合起来, 构成一个共同的故事,由代表分享这段充满象征与温情的集体创作。这个环节展现了团队的智慧和协作的力量, 通过集体叙事, 参与者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支持与理解。
感悟与收获:心灵的回响
在最后的分享环节,多位患者与家属感动地表示:"终于找到了与亲人情感交流的新方式""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大家畅谈参与活动的感受, 分享心灵的触动与收获, 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肿瘤放疗科主任张晓智表示:"沙盘治疗作为安宁疗护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非言语的情感表达途径,帮助他们在生命末期实现心灵的和解与平静。这种治疗方式特别适合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患者。"
肿瘤放疗科护士长李茸老师及副护士长刘东阳老师及安宁疗护团队始终秉持"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全社区"的服务理念,关注患者的身心社灵全方位需求。未来科室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支持活动,与患者和家属携手同行,用专业与温暖守护生命最后一程的尊严与品质。
专家解读:沙盘治疗在安宁疗护中具有独特价值,它能够:
1. 帮助患者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和恐惧
2. 促进患者与家属的心灵沟通
3. 协助完成生命回顾和意义建构
4. 提供非药物性的心理舒缓方式
5. 助力哀伤辅导和生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