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全国科普月如期而至。为深入贯彻“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提升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与应急处理水平,9月9日至10日,总院区及陆港院区新生儿科成功举办了以“协同救护,应急有方”为主题的新生儿家庭照护科普讲座暨呛奶急救实操培训。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在院宝宝家长的积极参与,现场学习氛围热烈。新生儿期是生命最为脆弱和关键的阶段,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是保障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许多新手父母在欣喜之余,也常因缺乏经验而对如何科学照护宝宝、应对突发状况感到焦虑。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医患沟通、知识共享的平台,将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延伸至家庭,实现医院-家庭的“协同救护”,共同为宝宝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育保驾护航。

活动伊始,新生儿科副护士长史芳芳致欢迎辞。她强调了家庭参与式护理的重要性,并表示:“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医护人员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掌握科学的照护方法和必要的急救技能,是每一位父母给孩子上的第一道‘安全保险’。”随后,活动进入核心环节。新生儿科主管护师张瑞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PPT,详细讲解了新生儿出院后的家庭照护要点,涵盖了喂养技巧、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睡眠安全、环境营造以及常见生理现象的识别等多个方面,解答了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育儿困惑。与此同时,为惠及更多新生儿家庭,陆港院区的新生儿科也同步开展了同主题、同内容的科普培训活动。两个院区隔空联动,资源共享,确保了不同区域的家长都能便捷地享受到专业、权威的育儿指导,彰显了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同质化的管理理念。
紧接着,最受期待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呛奶急救实操培训将活动推向高潮。培训由副护士长史芳芳进行现场演示,首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生儿发生呛奶的危险性、识别呛奶与溢奶的区别以及急救的“黄金时间”。随后,利用婴儿模型进行了标准、规范的分步操作演示,清晰展示了如何为呛奶宝宝进行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以快速有效地清除气道异物。

理论结合实践,知识融入操作。 在新生儿科护理团队“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下,家长们踊跃上台,亲自在模型上进行模拟练习。从正确的抱姿、用力的部位到操作的力度和节奏,护理团队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纠正和指导,确保每一位参与的家长都能初步掌握这一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
活动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活跃。家长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反复练习,纷纷表示收获巨大。“一直听说呛奶很危险,但只知道干着急,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今天终于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刚练习完操作的妈妈激动地分享道。

本次“协同救护,应急有方”科普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爱的接力。它有效增强了新生儿家长的家庭护理信心和应急处置能力,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理念,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延伸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实践。未来,新生儿科将继续秉承专业与关爱,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活动,为守护新生儿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