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像按了快进键一般,仿佛昨天才刚刚入科,转眼间五周的儿科实习已经结束。还记得进儿科实习前,我的心情是无比复杂的,一方面是对“小天使”们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压力和忐忑。患儿病情变化快,沟通难度大,家长要求高……这一切都让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实习生感到无所适从。然而,当我结束这段实习旅程时,我惊讶地发现,儿科带给我的成长与感动,远超我的想象。

一、初入病房的忐忑与冲击
第一天来到病房时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陌生的环境,是护士长陈宁老师带着我们熟悉病房环境,给我们讲解科室的常见疾病,温柔耐心的为我们答疑解惑,使我紧张的心情平复了下来。在病房中我看到因癫痫发作而抽搐的患儿、因肺炎而呼吸急促的婴儿、因白血病化疗而头发稀疏的孩子、因肾病综合症而全身水肿的患儿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书本上每一个名词背后的重量。在看老师们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才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说儿科护士扎针技术是最好的。面对哭闹的孩子和一旁紧盯着你的家长,不自觉的就会紧张起来。有时一个闹腾一些的小孩需要两三个人来按压,更加需要技术的精湛与娴熟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

二、在实践中学习与蜕变
在我的带教老师刘娟老师耐心的“放手不放眼”的指导下,我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氛围。我从只能在一旁辅助,到能够独立完成生命体征测量、配药、雾化吸入、静脉输液等基础操作。我学会了如何巧妙地固定患儿不安分的小手以便老师进行静脉穿刺。在每一次换完液体推着治疗车回到护士站,每一次得到孩子信任的拥抱,都给了我巨大的成就感。渐渐的我与病房的患儿熟悉起来,沟通也多了起来。我也开始注重了沟通的细节,给哭闹的孩子一个鼓励的贴纸,在治疗结束后夸一句“你真勇敢”,记住某个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字。这些微小的举动,能极大地减轻孩子的恐惧,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些让我明白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在儿科的分量。

三、反思与成长
护理工作不仅要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病情观察等技能,更要时刻保持冷静与从容。而我在有时会有些着急慌张,但在带教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我也在慢慢改变着,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和刘老师一样能够从容而又高效处理病情完成操作的优秀护士。
这段经历彻底坚定了我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决心。当你看到一个原本病恹恹的孩子,经过大家的努力,重新变得活泼乱跳,扑闪着大眼睛对你说“谢谢护士姐姐”时,那种由心底涌出的满足感和价值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儿科的实习让我感受到了这份职业所带来的独特生命重量。这份力量,将永远支撑着我,不忘初心,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