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以爱为帆,以学为桨的成长之旅——周围血管科实习感悟

发布时间:2025-08-19   文章来源:周围血管科    作者:韩思晨   责任编辑:裴薇   (点击:)

时光匆匆,为期五周的周围血管科实习生活已悄然落幕。回望这段充满温暖与收获的时光,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恩。从初入科室时对周围血管疾病认知的懵懂,到如今能初步协助老师完成问诊、查体、换药、围术期准备等基础工作,这份成长不仅源于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更来自科室里每一位老师、同学传递的爱意与专业知识,那股互帮互助、严谨教学、团结友爱的氛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将会照亮我的整个实习生涯。

初到周围血管科的第一天,我曾因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工作而有些局促。记得当时我站在护士站,面对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同学,心里满是紧张。这时,我们的总带教老师种倩文老师主动走过来,笑着对我们说道:“别紧张,咱们科室就像一家人,有不懂的随时问,慢慢学就好。”简单的一句话,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不安。随后,老师带我熟悉科室布局,从病房的分区、抢救设备的位置,到病历系统的操作,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这一刻我便明白,在这个科室,我不会是孤单的学习者,而是被科室温暖包围的“新朋友”。

科室的互帮互助,不止体现在对实习生的照顾上,更融入了日常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周围血管科的患者多以静脉曲张、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等疾病为主,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换药,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治疗周期长,患者情绪也容易波动。有一次,病房里一位患有主动脉夹层的老爷爷,因为病情的影响,加上对手术的恐惧,突然情绪失控,拒绝配合治疗。这时,我的老师们就来为老爷爷进行了心理疏导,告诉老爷爷:老爷爷,不要担心,在难的问题我们都会努力克服,而在克服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心,还有我们双方的信任,我们有那么多的成功康复的案例,你现在只需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慢慢缓解了老爷爷的焦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爷爷终于愿意配合治疗。这样的场景在科室里时常发生,医生、护士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只要患者有需要,大家都会主动搭把手,这种齐心协力为患者着想的氛围,让我深刻理解了“医者仁心”不仅是个人的坚守,更是团队的共鸣。

除了温暖的氛围,科室对教学的认真与耐心,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带教老师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不满足于让我们“看热闹”,而是坚持让我们“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每次查房前,老师都会提前让我们熟悉患者的病历,思考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查房时,会故意向我们提问,比如“这位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术前评估需要关注哪些指标?”,如果我们回答不上来,老师也不会批评,而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一步步引导我们分析,从症状、体征到辅助检查,把知识点拆解得通俗易懂。

记得有一次,“王颖老师查房,带着我的同学们一起,我们走进每一个病房,老师都会仔细认真的给我们讲述每一个病人的病情,结合他的病例,来给我们深入的讲述每一个知识,在向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小声回答,老师就会说别担心回答错了也不要紧,就是要知道错误,改正错误,学会去分析”这样的教学不是一次两次,每位老师都把教学当成重要的工作,哪怕再忙,也会抽出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给我们安排了每一个内容的小讲课,内容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到最新的治疗进展,涵盖了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也是受益匪浅。

在技能学习上,老师们更是毫无保留,耐心指导。刚开始学习静脉输液时,我因为紧张,操作总是不熟练,碘伏消毒的范围要么不够,要么手法过轻,会消毒不到位。张艳峰老师看到后,没有让我立刻停下,而是站在我身边,手把手教我调整力度,还轻声提醒我:“再给皮肤消毒穿刺时我们的方法要以穿刺部位为中心螺旋消毒,范围大于5cm”之后的几天,张老师特意让我操作,从准备用物到操作流程,每一步都细致指导,还让我多练习,直到我能熟练地完成静脉输液操作。不仅是护理技能,医生的查体、穿刺等操作,老师们也会给我们创造实践机会,比如让我们尝试触诊足背动脉,观察发病的症状,过程中及时纠正我们的错误,确保我们在安全的前提下掌握技能。

在其他方面,我最想感谢的是种倩文老师记得有一次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去练习了留置针的操作,但是最后我还是没能扎下去,我的信心也收到了很大的打击,正在我一头雾水的时候,种倩文老师在我的身后叫了我一声,我顿时被吓了一激灵,老师还以为是自己太凶了吓到了我,一直在安慰我,知道了我是因为扎针没扎进去的原因,让我不要气馁,拉着我的手给我一遍一遍的讲着如何寻找好的血管,如何进针,如何退针,因为老师的鼓励,我之后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信心。种老师应该是第一个了解我性格的老师,性格内向,胆小,但老师告诉我这不是缺点,我很可爱,很温柔,只是缺乏自信。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老师身上的这份自信与爱,让我也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段实习生活,让我不仅学到了周围血管科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更明白了“团队”与“责任”的意义。科室里的每一位老师、同学,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他们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职业生涯的榜样。未来,我会带着在周围血管科收获的温暖与成长,继续努力学习,以更扎实的专业能力、更温暖的服务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辜负这段宝贵的实习时光。

最后,再次感谢周围血管科所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帮助。在周围血管科里感受到的温暖,我也会传递下去,这段时光将永远是我从医路上最珍贵的回忆。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