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聚焦抗纤维化药物进展与科研创新,共探ILD诊疗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19   文章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严鑫   责任编辑:裴薇   (点击:)

2025年8月11日上午,国际著名间质性肺疾病(ILD)专家、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artin Kolb教授应邀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住院部9楼会议室开展专题学术讲座。kolb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在IPF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具有重要贡献。他不仅担任多个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研究的牵头研究者,同时也是国际著名期刊Thorax副总编,Respirology副主编以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18-2022)主编。此次Kolb教授的到访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是推动呼吸科在疑难呼吸疾病领域诊疗水平跃升、促进多学科协作、提升科研能力、扩大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契机,最终将为呼吸科服务的广大ILD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好的健康福祉。

会议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住院部9楼会议室举行,活动当日座无虚席。李满祥主任在致辞中回顾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呼吸科在ILD领域的临床与科研成就,特别提到近年来通过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和国际交流推动的诊疗技术进步。他期待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拓展团队的国际视野,助力学科发展。

首先,Kolb教授以《2025间质性肺疾病年度进展》为题,系统梳理了传统抗纤维化药物的最新研究方向,随后着重介绍了最新的抗纤维化药物那米斯特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与挑战。孙忠民教授、任徽副主任、薛静教授等众多专家学者同Kolb教授围绕抗纤维化药物的一线选择,不同药物的联用方面展开激烈讨论,kolb教授带来的最前沿的国际研究动态、指南更新解读和真实世界经验分享确保了诊疗实践与国际最新规范同步,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更规范的治疗。

学术交流

其次,作为多个呼吸界权威杂志的主编,Kolb教授从四大方面详细解析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要素,强调了选题的创新性、数据呈现的严谨性、文章撰写的规范性及审稿响应策略的技巧性。本次讲座为各位科研工作者拨开迷雾、指明方向,其意义远不止于掌握投稿技巧,更在于系统性提升科研素养、优化研究过程并实现科研价值的最大化。

随后,由朱柏书记主持,严鑫医生用英文分享了一例PD-1单抗诱发的间质性肺病病例,Kolb教授、影像科梁挺副主任、肿瘤科李春丽教授、病理科廉洁教授及呼吸科多位教授围绕此病例展开了多学科智慧的深度碰撞,实现了ILD诊疗从“模糊”走向“精准”,从“单一”走向“整合”,从“经验”走向“规范”的跨越。

严鑫医生病例分享

学术活动尾声,李满祥主任进行总结发言,肯定了此次交流成果,寄望专家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与国际、国内知名团队及专家合作互动,紧跟医院发展大局,持续推动呼吸科各项事业。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对抗纤维化药物应用与局限的认识,更通过国际顶尖学者的经验分享,为西安交大一附院的临床科研提供了新思路。呼吸科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ILD诊疗的精准化与个体化。

Martin Kolb教授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同事合影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