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心血管外科护理人员对静脉治疗的专业理解与技术水平,确保临床安全,心血管外科在王娟护士长、李娟副护士长、张静漪副护士长的领导下,同时在静脉联络员常凯主管护理师的精心组织中,成功开展了以“精准护理,无渗未来”为主题的静疗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活动于2024年11月18日晨交班后举行。首先,常凯主管护师对留置针及中心静脉操作的规范流程予以了详尽展示。其中涵盖了多个关键内容,像是留置针的合理选择,这需要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型号;对外周静脉的评估必须准确无误,这是保障后续操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对于穿刺部位消毒范围的界定,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安全;评估技巧的规范运用也不容忽视,它能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贴膜的正确应用、塑形的精确执行以及二次固定的可靠实施等步骤,每一步都紧密相连,构成了完整且安全的操作流程。考虑到心外科患者静脉通路类型丰富多样,常凯主管护师着重强调了各类静脉通路,包括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 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等的操作关键环节。他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演示,力求让每一位在场的同事都能够全面且熟练地掌握这些关键操作技能。

随后,静疗组的成员孙沛文护理师采用PPT演示的方式,向大家系统阐述了药物外渗的评估方法及相应的处理策略。其讲解内容广泛,涉及药物分类、输液工具的选用标准以及患者综合评估等多个维度。孙沛文护理师尤其着重讲解了我科室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及高渗类药物在输液工具选择上的要求,以及这些药物发生外渗后的具体应对措施,旨在加深团队成员对于药物外渗潜在危害的理解,并提升其在处理此类事件上的能力,进而为静脉治疗的安全实施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李娟护士长在培训环节中进一步强调了在各种静脉治疗流程中,强化巡视环节的重要性。她阐明,尽管外渗事件发生后,可采取多种应对手段,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远超治疗本身。她期望全体人员能够深切认识到保障静脉安全的关键性,并做到全员学习、全员掌握、全员执行,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害,促进临床服务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我们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遭遇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此举显著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品质。这一成果不仅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和护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同时也为患者健康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