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ICU辖区在外科大楼重症医学科3病区会议室成功举办2024年ICU辖区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出席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有重症医学科马佳佳护士长、神内ICU牟春英护士长、神外ICU赵欣护士长、外科重症医学科申存毅护士长、呼吸RCU巫瑞护士长,心外ICU刘晓云主管护理师。参赛选手是从六个不同的ICU推荐报名产生,9位选手均是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或科室总带教,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学能力。
随着马佳佳护士长的一句“ICU辖区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正式开始”,9位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出场,心外刘晓云老师现场计时,每人8分钟。首先出场的是重症医学科宋旭老师,他用影视剧引出他的授课内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大家详细解读血气结果的判定;第二位是重症医学科田润老师带来的《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的护理要点》,她结合临床现象,教授给大家正确的注射手法和部位选择;呼吸RCU的易静叶老师就《血流动力学监测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从穿刺到监测展开详细讲解;第四位是神外ICU贾蓓老师从一例车祸伤案例引入的《气势汹“胸”—密不透“封”的张力性气胸护理》讲述了张力性气胸的护理要点;心外ICU李兰华老师带着她的道具为大家呈现《“雾”里看花知多少——术后患者的雾化吸入》的操作要点;外科重症医学科李晓宁从临床工作中的疑问引出《有创血压监测——异常波形的识别及处理》带着大家解决临床中的问题;外科重症医学科的李希老师带来的《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全面的讲解各个分期的压力性损伤的特点和护理;神内ICU高菁老师带着模拟人和她的助教以一例临床成功救治患者亲身经历讲述、演示了《人工膨肺吸痰技术——小气道痰液的克星》,传递知识的同时,让大家感到护理工作的成就;压轴出场的是神内ICU刘茹老师,她的《气囊漏气实验》带着大家打开了气道管理的另一扇门。经过选手们一个多小时或高昂、或澎湃的激情讲演,所有选手的作品一一呈现,给在场的人带来专业知识的视听盛宴。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神内ICU高菁老师凭着丰富的大赛经验、沉稳的台风和专业的讲解获得“ICU辖区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重症医学科田润和外科重症医学科李晓宁获得二等奖;重症医学科宋旭、呼吸RCU易静叶、心外ICU李兰华、神内ICU刘茹、神外ICU贾蓓、外科重症医学科李希6位老师获得三等奖。
选手们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底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授课方法,赢得了评委及现场护理同仁的一致认可。
评委老师们对选手们的表现给出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一一提出了宝贵的专业、讲台、课程设计相关的建议。点评环节,外科重症医学科申存毅护士长,就以案例引入主题的题目提出了疑问和课程设计技巧建议;神内ICU牟春英护士长,就PPT内配图、配文给出细致的描述,讲课过程的专业术语、用语给予了纠正;神外ICU赵欣护士长就每位选手的课程吸引度谈到自己作为听众的感受;呼吸RCU巫瑞护士长就选手的选题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选手们不断的创新、更新知识;重症医学科的马佳佳护士长总结性进行点评,对于具有ICU特色的知识,应该紧密联系临床,以点到面,具体详尽。心外ICU刘晓云老师作为多次参加国赛的老选手,对于选手们的内容和选题给予了肯定,对选手的形体语言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ICU床位的不断扩充,ICU收治的患者病种复杂多样,患者病情瞬息万变,ICU辖区护理单元收治患者病情各有特点,但是治疗和护理操作要点又很相似,就需要这种不定期的的交流和学习,互看互学中共同成长,紧跟医院发展节奏。通过这次大赛,不仅展现了ICU辖区护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为专业间交流和护理教育的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可谓是凝专聚力共前行,赛事多磨砺精兵。希望我们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更好进行学科间的交流,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做好医院的排头兵,为全员危重患者保驾护航。
皮肤科成功举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聚焦核素诊疗与纳米医学,推动精准医疗创新——新加坡科学院院士陈小元教授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第四届呼吸介入高级培训班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举办---理论实操双赋能,共促学科新发展 聚焦实用技术,搭建交流平台
交大一附院妇产科成功举办“助产适宜技术培训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顺利召开“胎儿颅脑发育超声检查和遗传咨询学术会议”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