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皮肤科成功举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发布时间:2025-08-27   文章来源:皮肤科    作者: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2025年8月23日,古都西安秋高气爽,由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承办的“2025年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陕西西安唐城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与2025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同步进行,聚焦中医皮肤科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深化学术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皮肤病学专家、学者及临床医师参会交流。

本次会议邀请了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会马光辉会长、监事会张德兴监事长、理事会贾明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副院长李红霞、皮肤病专业委员会郑焱主任委员等领导及来自北京、广东、陕西等地的知名专家参会。会议由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周艳教授担任主持。

会议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我院陆港院区副院长李红霞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皮肤病专业委员会郑焱主任委员作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专业委员会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展望。马光辉会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成绩,并对未来在传承创新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

学术交流环节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多元。陕西省中医医院韩世荣教授作为我国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在会上分享了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独到经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紧扣“热、瘀、虚”基本病机,清热不忘化瘀,治标不忘固本等治疗理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中日友好医院白彦萍教授作了“守正创新,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发展正当时”的主旨报告,为年轻皮肤科医生学习中西医结合理论提供了专业指引。北京中医医院李萍教授深入阐释了“银屑病‘血分蕴毒'理论的研究及应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炎症-免疫”角度阐释“血分蕴毒”的科学内涵。广东省中医院李红毅教授系统介绍了“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系统阐释了汗法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分享了其在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病治疗中的独特经验和显著疗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邓燕教授分享了"基于中医辨证思维诊治痊愈与玫瑰痤疮"的临床心得,为这类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诊疗路径。

会议还特别关注现代医学进展,我院周艳教授全面介绍了“银屑病治疗新选择:小分子靶向口服药物”;张子茜教授详细探讨了“生物制剂应答不佳/不耐受银屑病患者的用药方案”,为难治性银屑病患者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郑焱教授分享了“荨麻疹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强调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减少抗组胺药物使用,尤其对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西安市中医院景慧玲教授和我院闵娜教授分别就“微针刀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和“中医外治技术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充分展现了中医适宜技术在皮肤病防治领域的广阔前景。

会场内,各位专家倾囊相授,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极具临床实用性;与会代表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在交流互动中碰撞思想火花,现场学术气氛热烈。曹伟教授、王应权教授、马小琴教授、赵婵教授、张昆教授、刘孝兵教授、张志灵教授、赵恩兵教授等专家分别主持各个学术环节,为会议增添了更多专业色彩。

大会闭幕式上,郑焱教授作总结发言,表示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搭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在皮肤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为促进陕西省中医皮肤病学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的大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将进一步激发全省中医皮肤科工作者的热情与创造力,为守护三秦百姓的皮肤健康、繁荣发展中医药事业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