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理论结合实践 强化临床技能——心内科第一期负荷超声临床技能培训班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4-03-15   文章来源:心内科    作者:卓小桢 王顺   责任编辑:方芸   (点击:)

3月8日-3月10日,由陕西省保健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心血管内科承办的“第一届负荷超声临床技能培训班”在心内科病房及多功能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陕西全省及甘肃省三甲医院超声科及心内科的14名业务能手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大家收获满满。

3月8日下午,开班仪式如期举行。负责人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教授致辞。他讲到,我国每年冠脉造影人数500万例,约80%呈阴性。2022年我国PCI手术量达到130万例(不含部队医院),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有症状,但是未发现明确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证据。那么负荷超声检查此时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比欧美等国家,我国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进行负荷超声检查的患者比例却很低。基于以上原因在我国积极推动心脏负荷检查的开展、进而加速负荷超声检查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学员认真培训,学好负荷超声,进一步做好患者服务。

培训班分为理论授课、带教老师手把手带教、患者检查过程全体验、学员上级操作并测试(志愿者)等几个部分。在理论授课中,邀请了四川省人民医院李春梅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李萌萌教授、我院心内科王东琦教授、郭宁教授、白晓君教授、王顺教授、何明俊主治医师、吝利平主管护理师等临床、护理及超声的诸位大咖纷纷登台亮相,从各个层面对负荷超声进行了全方位阐述。

王东琦教授首先进行题为《心肌缺血检查重要性》的专题讲座。他从心脏结构讲起,从临床的专业角度介绍了为什么要做心肌缺血的诊断,总结目前国内外心肌缺血诊断的方法学极其优缺点,提出结合患者以及本院设备和技术情况,选择合适的心脏负荷方案。白晓君教授从《负荷超声助力临床决策》出发并指出,从心肌缺血进展层级上,负荷超声心动图在胸痛患者缺血心肌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分享了8个精彩的病例。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李春梅教授,详细介绍了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的操作流程、精彩病例以及注意事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李萌萌教授,结合自己多年药物负荷的经验,不仅介绍了齐鲁医院瑞加诺生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的临床应用,还从多个角度介绍了超声无创冠脉血流储备(CFVR)的应用。心内科吝利平主管护师,给大家介绍了《瑞加诺生负荷超声临床护理要点》。详细说明了药物负荷超声涉及造影剂的配制与注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不良反应等。郭宁教授给大家带来了《负荷超声在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其中特别讲到缺血伴非阻塞性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从指南角度介绍了心脏负荷检查的必要性,特别强调了负荷超声心动图尤其是超声无创冠脉血流储备(CFVR)的优势。超声心动图室负责人王顺教授,结合团队近年临床应用经验,系统介绍了多巴酚丁胺、腺苷、瑞加诺生不同负荷方案的操作流程,告知负荷超声初学人员需要避免的操作误区。最后心内科何明俊主治医师,以《心脏瓣膜的介入治疗》为题。详细介绍了心脏瓣膜病的发展历程,不同类型及相应诊疗方案,特别强调负荷心脏超声在瓣膜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带教手把手教学环节,来自超声心动图室的几位老师,手把手指导学员掌握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重点关注切面;每一位学员,都认真联系并顺利掌握;在观摩患者检查环节,学员2-3人分为一组,在王顺教授的指导下,实时体验了负荷超声的检查流程及人员配合,使得大家对负荷超声有了进一步、全方位的体验和理解。

本次培训班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心血管内科临床与超声专家的积极倡议和支持,这预示着我院心血管无创功能影像技术,即超声心动图技术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扩大了我院心内科超声心动图室在陕西省乃至西北临省的影响,对心内科国家医学中心的创建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