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创新 > 正文

医疗创新

精准微创 重启消化道的 “新隧道”—— 消化内科成功实施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

发布时间:2025-11-11   文章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师文   责任编辑:   (点击:)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超声内镜组在和水祥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为一名因胰腺癌引发胃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实施了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EUS-GE)。这一手术的顺利开展,不仅标志着我院消化内科在消化道介入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以真实临床案例,充分彰显出 EUS-GE 手术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的显著优势,为众多晚期肿瘤患者带来希望,提供了更安全、更优化的治疗新选择。

该患者长期受胰腺癌困扰,肿瘤导致十二指肠梗阻,无法正常进食,只能依靠肠外营养,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患者明确拒绝鼻饲管,渴望恢复经口进食,但因体能状态极差,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面对这一困境,和水祥主任、张娟副主任医师牵头,组织多学科并远程联线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开展跨区域多学科会诊。团队深入分析患者病情特征与身体耐受能力,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兼顾安全性与精准性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 通过实施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为其重新建立胃肠通路。该术式具有 “微创、患者易耐受、手术耗时短” 的突出特点,对于绝大多数晚期肿瘤合并胃流出道梗阻、体能状况差且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而言,无疑是最优治疗选择。

经过细致周密的术前准备,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理解与同意后,手术如期在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介入室开展。手术过程中,在超声内镜实时监测与 X 线透视的双重精准引导下,双蘑菇头全覆膜支架成功被桥接于胃与空肠上段,快速且高效地为患者搭建起新的营养通道。此次手术在第二军医大学消化内科王凯旋教授的专业指导下,由我院消化内科张娟教授及超声内镜团队共同协作完成。从超声内镜探查、X 线定位,到穿刺操作、支架释放,再到营养通道成功建立,整个手术流程衔接顺畅、一气呵成,全程仅耗时 30 分钟。术后第二天,患者便可开始进食流食,造影检查显示支架通畅,肠道显影充分,造影剂通过顺利;术后 3 天,患者已能正常摄入普食。术后 1 周,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如白蛋白、血红蛋白)均稳步上升,顺利达到出院标准。

作为一项尖端的新型内镜介入技术,EUS-GE 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学术热点,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与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相比,两种术式在技术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基本相当,但 EUS-GE 具备更显著的优势:临床成功率更高、患者恢复口服摄入的时间更快,且胃流出道梗阻复发率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技术对操作者的超声内镜操作功底要求高,须在具备开展四级手术资质的内镜中心实施。目前,国内能够开展此项技术的医疗中心数量有限,我院成功开展 EUS-GE 手术,不仅是我院超声内镜技术水平实现突破的有力证明,更为区域内胃流出道梗阻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同时,此次手术的圆满成功,以实际疗效充分印证了 EUS-GE 手术 “创伤极小、操作精准、恢复迅速、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 的五大核心优势,尤其适用于晚期肿瘤、老年体弱、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无法耐受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真正将 “超级微创” 的治疗理念落到实处。

未来,消化内科超声内镜组张娟教授团队将继续巩固 EUS-GE 等微创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诊疗技术水平,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这一先进医疗技术带来的福祉,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消化道健康。

术前胃肠道泛影葡胺造影胃流出道梗阻,造影剂通过不良

术后第二天胃肠道泛影葡胺造影显示支架通畅,造影剂沿支架流入小肠,小肠显影充分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