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学研究 > 正文

科学研究

李润青博士、张明真研究员团队在炎症性肠病诊疗一体化领域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3-11-24   文章来源:科技部    作者:李润青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现代化,IBD发病率在我国持续快速增长,正逐渐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卫生健康挑战之一。因此,发展IBD诊疗新技术、新方法,将为IBD综合防治提供有效依据具有重大社会需求

目前,小分子药物和抗生素是治疗 UC 的临床选择,但由于缺乏特异性,这些策略并不能完全治愈 UC,而且药物剂量的进一步增加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UC 的临床诊断主要通过内镜检查来实现,而内镜检查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侵入性且不友好的。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多功能纳米探针,以实现成像引导下的 UC 治疗。

针对这一临床难题,一附院影像科李润青助理研究员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医工所张明真研究员团队及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相关专家一起攻关针对UC特殊的病理微环境设计了活性氧(ROS)响应的纳米诊疗探针(MPN@CeOx)用于治疗 UC 并通过 MRI/CT 成像评估炎症的炎症进展。MPN@CeOx由包裹在CeOx纳米酶周围的Fe3+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构成。炎症病灶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促进了Fe3+和EGCG从MPN中释放,并暴露出CeOx纳米酶。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EGCG加上具有类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CeOx纳米酶能有效清除活性氧(ROS)并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此外,在炎症部位释放的Fe3+和CeOx中的Ce元素使MPN@CeOx具有MRI/CT成像功能。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口服肠溶 MPN@CeOx 可减轻肠道炎症和肠屏障功能障碍。MPN@CeOx具有多层次炎症管理和多模态成像功能,是一种创新的UC诊断和治疗方法。


上述成果以“Metal polyphenol network/cerium oxide artificial enzymes therapeutic nanoplatform for MRI/CT-aide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management” 为题发表在相关领域国际权威杂志《Nano Today》上(IF:17.4)。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邓智超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张明鑫主任、影像科李润青助理研究员及肝胆外科双聘教授张明真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和通讯单位。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748013223002931?dgcid=author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