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院举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援外专家欢送仪式和马拉维来院进修医务人员欢迎仪式

发布时间:2024-02-21   文章来源: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作者:方钰莹 贾元元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2月19日12:00时,在科教楼前,医院为医学影像科李军军和检验科王中林两位短期援外专家举行欢送仪式,副院长佘军军,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王铮,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健、副主任郭建新、党总支副书记张月浪,检验科主任王晓琴、学科带头人陈葳、副主任胡健、曾晓艳,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葛冠群、人力资源部部长陈伟、宣传部副部长刘炳圻、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姚红梅以及各派驻科室代表参加了欢送仪式,仪式由姚红梅副主任主持。

佘军军副院长对两位援外专家肩负国家使命,远赴万里之遥马拉维的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感谢,希望两位专家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传授给马拉维医务人员,使马拉维的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突破,为马拉维对口建设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此外,佘军军副院长特别嘱咐两位援外专家注意安全,医院会时刻关注他们在外的情况,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期待援外专家平安凯旋。

王铮院长助理表示,援外专家在新年伊始开启了新的征程,中非项目是加深中马友谊的重要举措之一,相信两位专家能够出色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而归。

检验科主任王晓琴和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健强调了援外任务责任重大,期待两位专家能够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马拉维,助力当地医疗发展。两位援外专家对领导们的关切和嘱咐表达了感谢,同时表示非常珍惜此次援外的机会,他们深知任务光荣而又艰巨,定会发挥自身优势,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任务。

2月19日下午3:00时,马拉维来院进修医务人员欢迎仪式在科教楼1414举行,副院长佘军军、妇产科主任李雪兰、检验科主任王晓琴、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健、超声医学科主任阮骊韬、检验科副主任曾晓艳、人力资源部部长陈伟、宣传部副部长刘炳圻、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姚红梅及对口建设学科骨干人员出席仪式,欢迎仪式由姚红梅副主任主持。

会上,佘军军副院长代表医院对远道而来的10位马拉维医务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始终携手并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非项目也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希望马方医务人员在学习交流中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随后,马拉维卡姆祖中心医院和姆祖祖中心医院代表发言,他们衷心感谢中非项目为中马双方医务人员搭建交流学习平台,非常珍惜中国政府和医院给予的此次进修学习机会,希望能够将所学的先进医疗方案和医疗技术带回马拉维,服务马方百姓,守护国民生命健康。

接着,妇产科李雪兰主任、检验科王晓琴主任、医学影像科杨健主任和超声医学科阮骊韬主任代表科室对马拉维学员舟车劳顿来到医院表示关切和诚挚欢迎,并希望双方在医疗方案、医疗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助力非洲医疗事业的发展。

人力资源部部长陈伟和宣传部副部长刘炳圻也对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职能部门表态:医院各科室将通力协作,保障外籍学员在院期间的学习、生活,将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用镜头记录和讲述中马医学交流故事。

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建设项目对提升非洲国家的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中非友好关系以及应对全球性健康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人员互访是践行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院珍视生命、热爱和平,以及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定信念。

背景: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对外医疗援助的创新模式,是继援外医疗队的2.0升级版。

自2022年我院启动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以来,致力于推动对口建设医院的设备捐赠、远程医疗、人员互访和信息化建设等,旨在围绕“非洲医生用中国技术在非洲为非洲患者服务”的目标,实现“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发展。

目前,我院已选派医学影像科和检验科2位专家赴马拉维开展为期3个月的医疗指导工作,同时也选拔了来自马拉维姆祖祖中心医院和卡姆祖中心医院放射科、检验科、妇产科的10位骨干医生来院开展2至6个月的交流学习。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