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花七月,群英汇聚!炎炎夏日,感谢有你!《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化健康服务,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随着喉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功能丧失,人际交往障碍,患者对发音的康复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更好的提高省内外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关于全喉切除患者术后食管发音技能和方法,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康复新进展学习班”于7月20-21日圆满举办。为了办好本次学习班,特别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和现场指导教习,来自省内外80余人医护人员参加,并邀请到患者及家属代表共聚一堂分享喉癌患者治疗、康复、护理的最新研究动态,以拓展喉癌患者居家延续护理内涵,探讨全喉术后患者的语言康复方法。

邀请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有:西安交大一附院护理部辛霞主任、我科张少强主任、白艳霞副主任、李白芽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庆护士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田梓蓉主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陈玲言语治疗师、西安交通大学护理系顾炜教授、我院综合外科辖区范晓娥总护士长、交大二附院杨慧护士长、空军军医大学一附院董艳护士长、陕西省人民医院牛亚玲护士长,以及省内外各级医院的医护同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闫金凤护士长主持开幕式,对莅临本次学习班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来宾、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学习班采用“理论+实践”模式,希望通过本次学习班,为省内医护人员及无喉患者提供食管发音康复知识及功能训练方法的相互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全喉手术患者全周期发音质量管理。
耳鼻喉科主任张少强致欢迎辞并指出: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喉癌多采取全喉切除手术,治愈率虽高,但是患者因此丧失了语言功能,给其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于全喉切除后及其他疾病手术治疗造成发音障碍的患者,不能让患者变成“废人”,食管发声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发声重建方法,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次专题学习班能更好地造福无喉及需要发音康复的患者。

医院护理部辛霞主任为学习班开幕式致辞,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外形、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其本人及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医疗和护理要尽一切努力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回归社会。辛主任也对本次学习班举办的意义和博采众长在省内率先举办表示肯定与鼓励,并预祝学习班取得圆满成功!期望护理团队能够积极切实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带领护理队伍迈上新的台阶。
专题讲座环节,各位专家分享了喉癌手术及发音重建、喉功能康复体系构建、食管发声培训班建设、气管切开工作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精彩的授课让学员们受益匪浅,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团队也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管理及延续护理方面,如气管切开家庭护理、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管理以及术后快速康复、语言功能康复等以“工作坊”形式向大家进行了成果展示。

学习班实践工作坊环节,患者及家属代表参与互动,陈玲老师和闫金凤护士长进行现场回答,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食管发音方法指导和教习。患者及家属表示:此次学习收获非常大,不仅学习了解了术后康复知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对后期的言语康复充满了信心,对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能够为无喉患者免费提供学习机会及交流平台表示感谢!
闫金凤护士长进行了总结,此次学习班成功举办,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推动省内无喉患者发音康复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我们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将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本着服务患者,让患者受益,做有温度护理的初心,希望能够携手全省同仁共同探讨提高,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于无喉患者,为喉癌患者康复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