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办的“2023危重症气道管理新进展学习班”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本次学习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和学者参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山西临汾市中心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14家医疗机构近50名专家出席会议,共同探讨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大会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ICU主任师桃教授主持,她指出,呼吸道管理不仅是临床上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气道管理技术和研究成果的不断进步,医护人员们也不断面临着临床工作中诸多困难和挑战。希望各位同仁通过此次会议平台能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提升,同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罗哲教授以《a TAAD术后顽固性低氧血症:一氧化氮临床应用和探索》为题,介绍了一氧化氮的生理机制、治疗发展,并分享了他在心脏围术期低氧血症、右心衰、肺动脉高压、肺移植、心脏移植等方面应用一氧化氮的临床管理经验。他指出,近年来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在严密的监测和治疗下,一氧化氮可以通过扩张肺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调节炎症反应等作用,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效果。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一氧化氮在低氧血症治疗中的最佳应用方法和剂量,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带来更多的帮助。
ECCO2R是一种新型的气体交换技术,可以通过在体外进行二氧化碳的清除和氧的补给,降低机械通气的气流量和压力,从而减少机械通气相关的肺损伤和并发症。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症医学科姚立农教授分享了ECCO2R在ARDS中的应用,讲解了高碳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及生理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分享了ECCO2R在ARDS中的临床作用、技术发展、治疗机理和适应症。
本次学习班还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岗教授做了题为《ARDS治疗进展》的报告。王岗教授从ARDS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旁征博引介绍了大量最新的循证证据,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新型治疗方法为ARDS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也为ARDS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李新宇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范珊红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魏涛教授、西安市胸科医院顾兴教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晶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侯彦丽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小红教授分别进行题为《免持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 《ICU导管相关感染防控循证与实践》、《iNO治疗肺动脉高压》、《ICU气道管理策略》、《无创通气与高流量氧疗》、《血气分析的应用》及《重症雾化》的授课。各位专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就危重症患者诊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为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我院感控科主任叶峰教授分享感控制度的规范和落实在气道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叶峰教授作为感染和感控两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从感控相关的政策和指南、疫情管控期间的相关工作经验、细菌耐药和感染的严峻形势等多角度多层次强调了感染预防和控制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时间飞逝,会议在丰富又紧凑的学术交流中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秉承“基础与前沿并举,交流和融合共进”的理念,邀请到心血管、呼吸、重症、麻醉、感控及护理等多学科专家全面展现了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的临床实战经验和医学领域的新进展,相信会议能够对参与者的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期待更多的医护人员能够积极关注和参与到危重症气道管理的研究及应用中来,为提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水平和康复效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