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两院区协同发力提升肾综合征出血热医护水平

发布时间:2021-12-16   文章来源:感染科 肾脏内科    作者:刘锦峰 陈久斌   责任编辑:刘炳圻   (点击:)

我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统疫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大高峰期,而今年的病例来得似乎更早、更凶猛。医院在全面评估新冠防控、感控及患者救治的情况下,制定了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收治流程。为了对出血热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诊疗服务,总院感染科迅速抽调医护骨干对东院区急诊、肾内科进行出血热救治培训。感染科樊万虎主任亲自带队对全体肾脏血液内科医生进行了出血热诊疗规范的培训,每周亲自带队查房,并选派感染科医生长驻东院区肾脏血液内科,全力救治出血热患者,宣传出血热预防知识,制定预防措施,控制疫情扩散,保证医疗安全!

12月9日晚经总院感染科充分评估后,与东院区肾内科提前沟通安排下,第一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顺利安全转运至东院区接受专科救治,拉开了两院区融合救治出血热的战役。

鉴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救治与其他原因所致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存在差异,感染科第一时间安排刘锦锋副主任医师参与东院出血热患者的治疗,并对东院临床科室进行《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及防治》的培训;李静副护士长协助梳理出血热患者护理记录、液体管理等工作。蒋红利主任、刘华副主任也是尽着对于出血热患者“能收尽收”的原则,全科医护通力配合出血热患者的收治。截至12月15日,短短6天时间东院肾内科收治出血热患者超过20例。为保证患者救治,感染科也成立了樊万虎教授、刘锦锋副教授、任丹凤主治医师及杨楠博士组成的治疗团队,全面参与及指导出血热患者的救治。

为了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对出血热病的护理水平,总院护理部牵头,选派感染科护长杜粉静、李静和主管护理师许娟相继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出血热疾病的知识培训,她们从疾病的流行病学、感染源、感染途径、诊断要点和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李静护长对出血热患者的管理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要求做到集中专人管理,物品专用,终末消毒等。东院区护理管理团队每天都会询问病区出血热患者的收治情况以及科室工作的运转情况,及时处理仪器设备、人力资源等问题,保证护理工作的运转和安全,并将出血热纳入一级质控范畴,作为专科护理常规工作,制定了出血热患者查检表,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要求人人掌握,更好地为出血热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

面临出血热的来势汹汹,广大人民群众该如何做好应对措施呢?

1、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公共场所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也可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也可用鼠笼夹进行捕鼠灭鼠。

2、避免与鼠类直接接触或与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食物或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在食堂、宿舍不要裸露摆放正在食用的食物,以免招引老鼠。

3、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人群感染率。进入高发季节,若出现发烧或感冒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4、注意环境卫生:做好内外环境卫生,注意床下堆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堵塞鼠洞,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老鼠入屋,做到无鼠患。

5、注意个人防护: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时常开窗通风,曝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在野外活动中不要在田间坐卧,避免直接与尘土接触,或者土地上的产生的气溶胶接触。

6、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红、颈红、胸部潮红,呈酒醉貌)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症状,要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尽早规范治疗。

7、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最有效、简单、可靠的办法,应尽早、全针次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规范接种程序是接种第一针后14天接种第二针,半年至一年强化接种第三针。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