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天府问策 肾谋远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07-18   文章来源:肾移植科    作者:李潇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2022年7月15-17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华夏肾脏移植论坛在蓉城成都隆重召开。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是我国肾脏移植领域重要的全国性学会之一,我院是中国医促会肾脏移植学分会的主委单位,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分别是薛武军教授和田普训教授,秘书长是丁小明教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任本次大会的名誉主席。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田普训教授任本次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移植中心主任林涛教授任此次大会执行主席。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主会场分会场同步直播。线下出席本次盛会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窦科峰院士,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陈实教授,以及肾脏移植学分会顾问、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和代表200余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王晓民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马旭东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吴泓教授,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移植奠基人唐孝达教授,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副主席Stefan G.Tullius教授通过网络连线祝贺大会的顺利召开并带来精彩学术报告。

线下线上观众总数超过5000。会议采用多流直播的会议形式,多个会场同步直播,观众可以在移动端切换画面,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现场的专家进行即时的充分交流探讨,一些无法参会的专家和广大年轻医生也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获悉肾移植领域前沿进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吴泓教授代表大会承办方对与会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成都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在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的支持下,在器官移植同仁的关心下,华西医院在大器官移植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今年恰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也是华西医院成为国家首批综合类医学中心的建设之年,同时华西医院也于今年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基地。承办此次医促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学术年会,见证肾脏移植事业取得骄人业绩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主任委员田普训教授对与会专家排除万难参会以及承办方华西医院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医促会肾移植分会不忘初心踔厉前行,秉承“传承、规范、质量、创新”理念,吸收全国肾脏移植骨干力量,不仅探索构建专业化的器官捐献团队,而且在新技术的开展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本届大会是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的“关于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的最后一年,此次会议不仅是对过去两年工作的总结,更是促进推进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做好器官捐献机制创新和模式探索,以及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质量提升工作,提高捐献移植质量。积极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中心临床或临床基础研究,更好地造福广大终末期肾病患者,为其他器官移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健康中国做出分会应有的贡献。

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移植奠基人唐孝达教授通过视频连线与大家见面,表示了对医促会肾脏移植分会取得非凡成绩的欣慰和祝贺。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异种器官移植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带来曙光,但是还有诸多难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距离。最后对奋战在肾脏移植领域前沿的中坚力量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在学会的带领下,涌现出更多的国际一流移植中心,培养一大批高端优秀人才,带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鲲鹏展翅、扶摇直上。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在致辞中谈到,肾脏移植学分会始终深入贯彻总会“名家、名奖、名会”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器官移植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带领中国器官移植改革进取、创新发展。我国器官移植工作的重点在于器官移植体系的建设,其核心是做好OPO学科化建设。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如何完善和做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薛武军教授提出分层分级、动态双零(捐献医院与移植医院)的解决方案。为期两年的专项整治工作进入尾声,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完善捐献器官获取成本收费及财务管理是工作核心。最后,创建符合中国实际和特点的中国技术和中国体系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聚焦制约肾移植的关键难点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在原创药物、灌注液、设备或仪器以及类器官、异种移植等方面有所突破,构建标准化大数据质量体系、高精尖人才培育体系、医工结合及基础临床融合的创新技术体系、多中心临床联合研究体系、国际合作交流体系,实现引领国际移植发展的移植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王晓民副会长首先代表学会对本次大会的顺利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谈到,器官移植是健康中国、全民健康的重要任务,是临床医学综合实力的最佳体现。肾移植是器官移植领域的排头兵,在过去的一年里分会克服困难,排除疫情干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后他希望分会能继续依法依规,进一步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和肾脏移植标准和规范,充分发挥学会专家的主导作用,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制约肾移植的关键难点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为健康中国做出肾脏移植人应有的新贡献。

大会现场

林涛教授主持

吴泓院长致辞

田普训主任委员致辞

唐孝达教授致辞

薛武军名誉主任委员致辞

王晓民副会长讲话

上午的主论坛上,首先由窦科峰院士带来了“异种移植的国内外进展”的精彩报告,全面深入介绍了异种移植的发展过程和当下热点及前沿问题。Stefan G.Tullius教授做了题为“Responding to the Aging Crisis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的精彩演讲,深刻剖析了老龄化供体器官对器官移植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案。马旭东处长就“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报告,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质量的不断提升。薛武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我国肾脏移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讲座,介绍了“器官捐献专业化、OPO建设学科化以及移植学科体系化”的中国器官移植的必由之路以及目前我国肾脏移植供体器官和移植的焦点技术。

主题报告主持

窦科峰院士报告

Stefan G.Tullius教授报告

马旭东处长报告

薛武军教授报告

主题报告结束后,会议以肾脏移植学领域的九个不同专题为学术重点,分别在肾脏移植临床研究、移植免疫、活体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感染、捐献器官评估维护与获取、儿童肾脏移植、肾脏移植病理、器官捐献与协调、肾脏移植护理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此次会议传承优化了以往几届专题会议形式,每个专题列出重要的3-5个热点议题,每个热点议题均由一位专家引导出2-3个讨论要点,讨论嘉宾3-5人针对讨论要点依次递进讨论20-30分钟,自由讨论专家提问,引导专家小结,主持专家总结。会议形式新颖独特,学术氛围热烈浓厚,讨论系统深入,围绕当前肾移植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受到线上线下专家的一致好评。

我院肾脏移植科和OPO有17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会并有精彩的主持、发言、嘉宾讨论,体现了我院肾移植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和学科的综合实力。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促进我国肾脏移植学术交流与技术、规范、流程、标准讨论的机制平台,对中国肾脏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我们将继续钻研探索、精进完善,深耕原创药物、灌注液、设备或仪器以及类器官、异种移植等,突破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创建“中国技术”、打造“中国标准”、建立“中国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肾移植人应有的贡献。

肾脏移植临床研究专题会场

肾脏移植免疫专题会场

活体肾脏移植专题会场

肾脏移植感染专题会场

捐献器官的评估、维护与获取专题会场

器官捐献协调专题会场

儿童肾脏移植专题会场

肾脏移植病理专题会场

肾脏移植护理专题会场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