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加强学术交流 共促学科发展——第四十期科研大讲堂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9-22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   责任编辑:纪晶晶   (点击:)

为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学科前沿领域国际合作,9月21日,第四十期“一附院科研大讲堂”成功举办。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血管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史允中受邀作为主讲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血管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分子生物学系史允中教授受邀作为主讲人带来了精彩报告,院长吕毅、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院内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共计2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讲座。会议由袁祖贻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吕毅院长致辞,他表示,史教授致力于血管剪切力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研究,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院努力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关键时刻,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史允中教授给予指导和帮助。期望史教授能继续指导帮助学科聚焦前沿热点,在创新技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助力再谋高峰新发展。

史允中教授带来以《Endothelium in Health and Disease: The Role of miR-483 and ACE2》为专题的讲座,首先介绍了miR-483通过靶向抑制内皮细胞CTGF,TGF-β信号通路以及PCSK9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减缓了川崎病,肺动脉高压以及高脂血症的发展。随后进一步发现氧化型的miR-483丧失了其保护作用,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第二部分介绍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作为RAS系统重要的调节蛋白,其不同位点的磷酸化和泛素化可以调控内皮细胞ACE2蛋白的稳定性而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ACE2 680位点的磷酸化抑制788位点的泛素化降解增加了ACE2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NO的生物利用度,减缓了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并且ACE2作为新冠病毒的受体,新冠病毒的S蛋白引起ACE2降低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阐明了其在COVID-19的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史允中教授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向大家展示了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分享和交流,知识新颖,内容实用。

讨论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在场的老师以及研究生围绕基础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互动问答与学术探讨。史允中教授对所有问题都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解答,讲座在浓厚的研究学习氛围中结束。本场讲座对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史允中教授的带动下,心内科团队能够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世界一流科研单位在血管力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实现人员互访,并建立联合实验室,协助医院积极引进青年人才,助力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