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午后,西宁市城北区国家安全主题公园内暖意融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在此开展 “健康青海行”大型义诊活动,以“打造国家医疗区域高地,守护高原各族人民健康”为核心主题,切实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破解群众“看病难、看专家难”的民生痛点。

跨省联动聚合力 精心筹备显初心
为保障义诊实效,西安交大一附院组建了涵盖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眼科、耳鼻喉科、肝胆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多个重点学科的 10 余名专家团队。专家们提前一天抵达西宁,在杜俊凯院长带领下,克服高原反应迅速投入筹备工作。“从西安到西宁,跨越的是距离,不变的是医者责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陈明伟的话道出了团队心声。
此次义诊创新采用“跨院协作”模式,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与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高原病等学科专家深度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诊疗合力。这种协作不仅是两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成果展示,更让高原群众得以享受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服务,凸显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显著成效。

寒风送医暖民心 精准诊疗护安康
义诊现场,各学科诊台前都围满了前来咨询的群众。心内科专家胡志耐心接待每一位老年患者,对高血压患者反复强调规律服药的重要性:“降压药必须按时服用,不能凭感觉停药,稳定血压才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他仔细核对用药记录,逐一讲解药物功效与服用时间,还在药盒上清晰标注用法用量。
呼吸科专家陈明伟手持CT片,对着阳光为患者细致分析病情:“这个阴影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典型表现,高原气候干燥寒冷,保暖和戒烟一定要重视。”他结合高原环境特点,给出针对性康复建议和生活注意事项。神经内科专家张玉蓉的诊台前排起长队,她逐一为患者检查、询问病史,详细解答疑问并告知家属日常护理要点。一位老年患者感动地说:“这么冷的天,西安和本地的专家都来送健康,真是太贴心了!”
当日,两院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累计服务群众 300 人次,用专业与热情驱散寒风,让医者仁心在高原落地生根。

共建医疗新高地 绘就健康青海新图景
此次义诊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作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西安交大一附院于2021年7月签约共建的民生工程,该中心投资10亿元落户西宁市城北区,将于11月28日正式开诊。
中心以西安交大一附院为牵头单位,依托其优质医疗资源,打造“4+2+N”学科群——以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四大学科为核心,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为支撑,培育贴合区域需求的特色学科。通过整体移植先进医疗技术、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心已平移新技术77项,其中填补省内空白4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项;2021年以来累计派驻50名专家赴青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
青海省人民医院作为依托医院,充分发挥地方医疗“龙头”作用,以深厚的高原医学经验和本地资源优势为项目保驾护航。这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共建模式,既契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又精准对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鲜活实践。

随着正式开诊日益临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将持续破解 “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以技术引领、服务下沉、学科共建的实际行动,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高原各族群众,践行“健康中国2030”的使命担当,让“大病不出省”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