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疑难头痛病例诊疗困境,充分发挥西北头痛诊疗中心区域辐射与技术引领作用,让西北各地患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西北头痛诊疗中心)牵头组织远程多学科诊疗(MDT)会诊。本次会诊由罗国刚教授带领神经内科团队主导,团队核心成员霍康医师、卫萌医师、刘潇医师、雷向宇医师全程参与,医学影像科卞益同教授受邀参会,同时特别邀请台北荣民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头痛诊疗权威专家王署君教授线上联动,联合院内神经外科、疼痛科等多学科力量,共同为一例辗转诊疗 4 年的难治性头痛患者 “精准把脉”,以跨域协作与多学科融合模式,打通疑难病例诊疗堵点。

此次会诊的患者是一名 27 岁的女性护士,被阵发性头痛困扰长达 4 年,近 1 个月病情显著加重。患者最初因吹风受凉诱发左侧颞部疼痛,后续头痛逐渐扩展至左侧全头,甚至累及面部、肩颈及左上肢,发作时还伴随发热、出汗、流泪等自主神经症状。4 年间,患者先后接受垂体瘤手术、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多种治疗,长期依赖各类止痛药物,却始终未能根治,停药后还出现药物戒断相关的全身烧灼感,病情复杂程度超出常规头痛疾病范畴。入院后,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团队完善相关检查,提示颅内压正常,但椎管造影显示 C2、C4 节段可能存在脑脊液漏。然而,脑脊液漏与头痛的因果关联尚不明确,药物依赖与病因治疗的平衡更是成为治疗难点,多学科诊疗后仍未找到病情反复的核心症结,亟需权威专家的专业指导。
作为西北头痛诊疗中心,交大一附院始终致力于打破地域限制,让西北各省区患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针对该病例的特殊性,科室迅速启动远程会诊机制,与台湾头痛诊疗领域权威王署君教授实现跨区域连线。会诊中,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团队详细汇报了患者的病程进展、检查结果及既往诊疗经过。王署君教授结合 30 余年疑难头痛诊疗经验,针对 “脑脊液漏是否为核心病因”“药物依赖如何安全减量” 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度剖析,提出 “病因溯源 + 药物优化 + 神经调控” 的个体化诊疗思路,并分享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远程连线让两地医疗资源高效联动,既为患者制定了精准的后续诊疗方案,也为交大一附院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实现了 “患者少跑路、专家多支招” 的诊疗实效。
作为辐射整个西北区域的头痛诊疗核心,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依托西北头痛诊疗中心的平台优势,始终将 “服务西北、造福患者” 作为核心使命。此次远程会诊不仅成功为疑难病例破解诊疗困境,更践行了医院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化的责任担当。近年来,科室通过远程会诊、学术巡讲、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持续向西北各省区输出先进的头痛诊疗理念与技术,助力基层医院提升诊疗水平。针对各类难治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等疑难病症,搭建起跨区域的诊疗协作网络,让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各地患者无需远赴一线城市,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头痛诊疗服务。
未来,交大一附院西北头痛诊疗中心将继续强化区域引领作用,完善远程诊疗机制,深化多学科协作与跨区域学术交流,持续提升头痛疾病的诊疗精准度与区域辐射能力,为更多西北头痛患者带来康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