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胆道外科创新理念与新技术融合临床实践培训班》在西安顺利举办。本次培训围绕“登高博见,肝胆胰外科围术期新理念新进展”与“赋能提升,疑难案例分享”两大专题展开,涵盖加速康复外科营养支持共识解读、围术期全程营养实施、预康复技术、胆胰内镜治疗、超声应用、磁外科技术、转化治疗、专科护士发展、护理质量控制、人文沟通等二十余项核心内容,深度融合新理念、新技术与临床实践,为参训学员提供系统、前沿、实用的学术盛宴。

会议伊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仵正主任和护理部温绣蔺副主任分别致辞。仵主任强调,胆道外科发展日新月异,护理工作也需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理念、新技术,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照护。温绣蔺主任代表护理部,首先向参会的嘉宾与学员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她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培训不仅关注临床技能的提升,更注重科研思维和护理管理能力的系统培养,希望借此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凝聚专业共识。
专题一:登高博见,肝胆胰外科围术期新理念新进展
本环节聚焦肝胆胰疾病围术期护理的最新理念、技术及管理策略,多位讲者带来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温绣蔺副主任以《科研项目书的撰写及申报》为题,深入剖析护理科研选题设计、标书撰写与申报策略,为临床护士突破科研瓶颈提供实用指导;凡银银护士长(南京鼓楼医院)分享《赋能护理实践:胰腺疾病患者全程营养管理策略》,强调营养干预在加速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杨会护士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带来《ERCP围术期护理的“防-控-康”一体化新模式应用》,通过结构化流程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康复质量;张东教授解析《胆囊癌转化治疗后围手术期管理》,强调从临床实践挖掘科研问题,探讨胆囊癌转化治疗后护理工作新挑战;肖奇贵护士长介绍《预康复治疗在胆胰疾病中的开展》,结合实证数据展示预康复在优化患者术前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杨雪教授与郝杰教授分别围绕《胆道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挑战》与《胰管结石的综合治疗》讲述前沿医疗新技术,为护理工作带来新启示;尚轶副主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带来《以ERAS为指导的肝胆胰围手术期集术化护理管理》,慧心巧思将集术化管理与ERAS相融汇;黎巧玲副主任以《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审核的要点与思考》为题,以护理质量科学评估体系,为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孙亚利副护士长分享《护理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阐述护理人文内核,沟通艺术点亮照护之光;魏炜教授讲述《超声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展示了新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前景;胡维书护士长(重庆市人民医院)带来《胰腺外科围术期全程化营养管理临床实践》,从多角度探讨了营养支持在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严小鹏教授围绕《磁技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分享磁外科在胆道疾病的运用;董芳芳副护士长围绕《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营养管理,开辟营养管路新路径;刘梦杰主管护师分享《专病护士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路径》,探讨专科护士成长路径与临床价值,助力护理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















专题二:赋能提升,疑难案例分享
案例研讨环节,庞洁净、田文杰两位主管护师,分别汇报了“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术期全程化营养管理”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管理”两个典型疑难案例。内容涵盖评估、干预、随访全流程,体现了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护理在复杂病例中的关键作用。专家现场点评精辟、交流热烈,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实践的认知升华。




会议尾声,肝胆外科肖奇贵护士长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培训内容系统、前瞻且实用性强,既涵盖技术前沿又深入管理实践,为肝胆外科护理人员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各单位之间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实现资源整合与专业协同,进一步推动区域专科护理水平提升。未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发挥辐射与引领作用,积极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持续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专业、人文的照护,为我国肝胆胰脾疾病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