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七月正当时,学术新光映碧穹。2025年7月11日至13日,陕西省医学会第25次麻醉学学术会议在古都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陕西省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汇聚了国内外顶尖智慧,覆盖基础研究、临床实践、技术创新等全维度内容,不仅为省内外麻醉同仁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更以丰硕的成果推动了麻醉学科的理念更新与技术进步,为区域乃至全国麻醉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权威云集:开幕式锚定学科发展
7月12日上午8时,陕西省医学会第25次麻醉学学术会议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启幕。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朱耀民教授主持,首先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紧扣“健康中国2030”战略内涵强调:“当前麻醉学科正站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实现从‘术中保障’到‘围术期全程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本次会议众多顶尖专家齐聚,紧扣临床实际需求,带来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共同助力推动陕西省麻醉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会议现场掌声雷动,来自全省近千名麻醉学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学术盛事。

紧接着由陕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薛荣亮主任委员代表麻醉学分会致辞。薛主委首先对所有参会人员再次表示欢迎,对陕西省学会的大力支持以及所有麻醉同仁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强调我们应以创新为引擎,突破技术壁垒、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多措并举来实现麻醉学科更高质量的发展。

随后,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缪长虹会长首先肯定了陕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工作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明确提出麻醉学科的转型方向:既要构建覆盖术前评估、术中精准调控、术后快速康复的全周期管理体系,也要加速智慧麻醉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风险预警、药物剂量测算等领域的临床应用,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患者安全。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俞卫锋主任委员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作为麻醉大国应该转变为麻醉强国,加强一带一路及中外合作,做好学术发展引领。同时特别强调了在过去两年的大国崛起背景下,陕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学习引领、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希望未来致力做好医学科研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外的融合交流,共同推动我国麻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孟晓军副主任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麻醉学是现代医疗尤其是外科医学的基石,是围手术医学的引领者。更是明确表示:作为西北麻醉学科的‘桥头堡’,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全国同道的合作,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临床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学科发展筑牢‘人才基石’与‘创新引擎’,进一步推进西部乃至全国麻醉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医学会孙振霖常务副会长则从行业协同角度提出务实路径:“以人工智能引流麻醉医学的新方向,以舒适化理念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夯实临床根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追求质量安全,共同照亮生命之光,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开幕式圆满结束,会议进入专题学术内容。七位来自全国顶尖医疗机构的麻醉学专家先后登台,带来了一场场高水平的专题报告。这些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不仅展现了我国麻醉学科的最新发展成就,更为提升围术期患者安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多维学术交锋:4大专场引领创新
本次会议除大会主会场外,分设血流动力学专场,老年麻醉专场,器官移植与重要脏器保护专场,舒适化诊疗与麻醉治疗专场4大分会场,邀请了来自全国及省内各地区的104位专家进行授课与主持,2天内通过50余场专题研讨,系统覆盖麻醉学关键领域,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从技术创新到质量控制展开全方位交流:
◆血流动力学分会场:靶向管理与技术革新

老年麻醉分会场:指南权威解读,深耕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


◆器官移植与脏器保护分会场:聚焦疑难复杂手术麻醉痛点



舒适化诊疗与麻醉治疗分会场:技术创新与多学科实践的融合

以赛促学:精准麻醉的实践与创新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陕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体委员会议及常务委员会议,进行了近期工作总结汇报及后续工作计划等。相信在陕西省医学会的带领下,麻醉学分会也会履职创新,与时俱进,助力陕西省麻醉事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参会者满载而归,这场为期2天的学术盛宴圆满落幕,但它所激发的创新思维与合作精神,为区域麻醉学科的创新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必将持续推动我国麻醉学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我们坚信,在全国麻醉同仁的携手努力下,麻醉学科必将朝着更精准、更安全、更人文的方向迈进,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