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和ECMO中心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ECMO基础模拟培训第62期(西安站)”在西安盛大举行。此次培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临床同仁,大家齐聚一堂,老友新朋共同探索ECMO技术的前沿理念与规范化实践。

会议伊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ICU主任师桃致开幕辞。她强调,ECMO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不仅是传统治疗方法的补充范畴,更是挑战生命极限、创造重生奇迹的重要手段。师桃主任分享了我国和我院ECMO开展和提升的数据:2023年,全国ECMO病例数持续增长,达到18486例,其中陕西26家ECMO中心共完成787例。作为西北地区ECMO技术的领军单位,西安交大一附院已连续四年年ECMO例数突破百例,总脱机率达60%,患者生存率超过50%。科室在深耕ECMO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在终末期心衰的外科治疗领域成绩斐然,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和心脏移植手术数量均位居全国前五。师主任特别指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ECMO技术发挥了桥接、辅助和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此外,交大一附院的ECMO团队持续十余年,积极帮扶西北地区20多家兄弟单位开展ECMO技术,成功完成了数例ECMO病人的远程(直升机和固定翼)转运,为提升区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交流环节,多位知名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西安交大一附院郭锋伟教授生动详细地讲述了ECMO的历史,让学员们对这项技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北京安贞医院刘楠教授、杜中涛教授、徐博教授从ECMO的生理机制、ECMO的危机管理与模拟培训和ECMO的组成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学员们梳理和构建了清晰的知识框架,让与会学员明确和掌握ECMO各个部件的功能、系统运行及应用过程中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方法,为ECMO技术临床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在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培训进入了紧张而充实的实战演练阶段。多位专家通过实景模拟教学,全方位展现了ECMO技术的核心操作流程。杜中涛教授详细讲解了ECMO的建立与启动,从设备准备、管路连接,到机器调试,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学员们认真观摩,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紧张热烈;北京安贞医院的王粮山教授和辛萌教授联袂讲解了VA-ECMO的临床应用,北京协和医院的王春耀教授重点剖析了VV-ECMO的技术差异,通过对比教学使学员们对不同类型ECMO的应用场景和操作要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师桃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阐述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抗凝血液管理,强调了抗凝治疗在ECMO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西安交大一附院邓超教授针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处理进行了系统剖析,让学员们学会了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ECMO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王希星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陈鹭教授则分享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撤机策略,为学员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撤机思路和方法。

经过两天的紧张学习和实践操作,5月18日下午,培训迎来了理论考试环节。学员们认真答题,检验自己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果, 55名学员顺利通过考核,本次培训在大家满满收获中顺利落下帷幕。

此次ECMO基础模拟培训通过学术讲座、和实践培训的形式,使学员们不仅系统地学习了ECMO技术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趋势,还通过实景模拟教学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各位同道将更加规范、科学地将ECMO技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救治中,为推动体外生命支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和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