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青年工作部·团委“Youth Talk•青年菁英沙龙”第3期在神经内科团支部、神经外科团支部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西北工业大学吉博文教授与大家分享脑机接口的最新研究成果。神经外科主任张华、神经内科副主任罗国刚、青年工作部·团委主要负责同志,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团支部委员、团员青年等参加活动。活动由神经内科团支部组织委员朱坤主持。

团委任冯刚书记介绍“YouthTalk·青年菁英沙龙”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他表示,沙龙秉持“小而精、接地气、聊得开”的活动宗旨,由各团支部轮流承办,为我院青年搭建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菁英”面对面交流合作的渠道和平台,让临床一线了解科学前沿、让科研达人了解临床需求,希望为我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培养更多青年科创人才,发展更多青年新质生产力。
吉博文教授以《植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为题,深入介绍了团队在皮层微创脑机接口传感器领域,围绕设计、制备和机制三方面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他指出,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是实现智能人机交互高阶形态的关键途径。传感器作为脑电信号采集与调控的前端器件,是BCI技术的核心基础部件之一,为许多其他脑功能和一般BCI应用(如皮质康复)提供了可能性,已成为近年来科研与临床应用的焦点,未来或将作为关键底层硬件技术满足脑科学研究与脑疾病诊治的需要。

交流环节中,张华主任、罗国刚主任和在场青年与吉博文教授热烈探讨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张主任指出,脑机接口需要采集没有损伤的信号,而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脑区已经破坏的前提下,实现这一步十分具有挑战性。罗主任对可接触式电极片的尺寸、组织的兼容性和伸缩性、植入电极的大小和部位提出疑问,并提出采用无接触无损伤的方式进行信号采集,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可能性。

充分发挥医工结合特色优势是交大医学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次沙龙体现了工学技术与医学研究的紧密结合,青年们畅所欲言、深受启发,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受到青年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