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且复发率高,因此开发能够促进肩袖自然愈合和再生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肩袖损伤的治疗中,如何有效地在受损区域精准控制生长因子的释放,以促进细胞招募和分化,是一大挑战。此外,需要确保所使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为解决上述难题,我院骨科尹战海主任团队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IF: 14.7,中科院1区,JCR Q1期刊)发表原创性文章1篇,论文题目为“Coaxial electrohydrodynamic printing of core-shell microfibrous scaffolds with layer-specific growth factors release for enthesis regeneration”。该研究由我院骨科青秀人才白浪、博士研究生徐美光及机械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孟子捷共同完成,骨科主任尹战海教授和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杰出青年贺健康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此研究建立在我院骨科与贺健康教授团队之前在 Acta Biomaterialia(IF: 10.6,中科院1区,JCR Q1期刊)上发表的“Bioprinted living tissue constructs with layer-specific, growth factor-loaded microspheres for improved enthesis healing of a rotator cuff”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了生物打印技术在肩袖修复领域的应用。研究团队开发的技术名为“同轴电流体动力打印的核壳微纤维支架”,专为肩袖再生而设计。该技术通过层特异性生长因子的精准释放,实现在微纤维支架内特定放置不同生长因子,以指导细胞在体内的招募和分化,促进肩袖的自然愈合和再生。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显示出在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方面的潜力。

此外,研究还详细探讨了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效果。通过这项研究,我院骨科团队展示了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该成果的发表不仅展示了我院在国际医学研究领域的活跃参与,也为肩袖损伤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选项。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我院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先进的研究进展,推动医学前沿的发展。
文章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2631-7990/ad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