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主页新闻 > 正文

主页新闻

解放思想 凝聚力量 对标头部标杆医院 问计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西安交大一附院赴上海开展调研式干部培训

发布时间:2025-07-28   文章来源:宣传部    作者:王馨   责任编辑:王馨   (点击:)

为学习借鉴国内标杆医院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干部管理能力,高质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医院持续组织开展“解放思想 凝聚力量”调研式干部培训。7月24日至25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任、一附院院长吕毅,党委书记马辛格带队,医院党政班子成员、院长助理、分院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等32人,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开展调研式干部培训,借他山之石谋发展之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新动能。

参访瑞金医院:共探智慧医疗创新与东西部协作新路径

24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走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党委书记胡伟国,副院长蔡伟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交流活动。

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瑞金医院数字化医学创新展厅,系统了解瑞金医院“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模式在智慧陪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多模态融合智能诊室、全感知智慧病房等核心场景的创新应用成果;随后走进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瑞金基地,实地考察标准化生物样本库,近距离观摩百万级气动式自动化生物样本存放系统,感受精准医疗数据基石。

座谈会上,胡伟国主持交流。吕毅表示,此次参访旨在深入学习上海医疗改革经验与瑞金标杆模式,他回顾两院在肝移植等领域的长期合作,高度评价瑞金医院在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依托国家重大科研设施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希望一附院团队在参访调研中要提炼精髓、学以致用。

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韩苏夏以医工交叉特色为切入点,介绍了医院近年发展进展;蔡伟则从历史沿革、学科特色、科研成果等方面全面展示瑞金医院发展脉络。

宁光院士在交流发言中强调,医院发展需回归“为人类健康福祉服务”的核心目标,警惕当前技术热潮下“偏离本质”风险。他剖析当前医院运营面临的三重压力,直言改革迫在眉睫,呼吁要通过顶层设计将技术深度融入医疗场景,避免形式化工程,并提出要依托顶尖工科院校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建设真正服务临床需求的国家医学中心。

马辛格表示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同根同源,希望协同探索对人类健康有实质价值的创新路径,在当前西部发展战略下,医院紧抓“一带一路”成果转化机遇,通过干部培训凝聚发展共识。马书记也特别提出:期待能够与东部地区头部医疗机构及高校有更加丰富、深入的交流合作,共推医工交叉与技术转化。

吕毅进一步表达合作意愿,希望将上海经验辐射西北地区,建立长效机制。宁光回应表示,西安交大一附院在超导重离子等技术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期待双方优势互补,在东西部交会中激发创新火花,形成发展合力。


参访华山医院:共话学科建设与多院区高质量发展

24日下午,调研团队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参访。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郑宁,副院长夏云、管德坤,党委副书记顾宇翔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座谈会地点位于华山医院古典园林“华山花园”,一入院区即感受到独特风貌与深厚人文底蕴。会上,双方围绕学科建设、多院区管理等议题深入交流。

吕毅首先介绍了西安交大一附院近年发展动态,包括陆港院区顺利启用、获国家重大传染病项目支持等情况,希望借鉴华山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推动双方专业领域协作

郑宁表示,华山医院正聚焦科技转型,加强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以提升患者体验为核心完善服务质量,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优势医院,也期待与更多优秀同道开展交流合作。

马辛格回溯两院合作渊源,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出,西安正面临发展机遇,但在学科布局、多院区同质化管理等方面仍需突破。他期待与华山医院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将“华山一条路”拓展为东西协作的光明大道。

在相互介绍两院基本情况后,双方还就高峰学科建设、应急医疗体系及国际医疗布局经验、多院区资源协同模式与运行成本优化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吕毅表示,此次参访重点聚焦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期待在管理优化、学科布局、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获得指导;并提出共建产学研平台、联合培养人才等合作意向。马书记也提出了加深合作交流的期望。

座谈后,调研团队参观华山医院院史馆,从百年发展历程与医脉传承中汲取精神力量。


专题研讨:凝聚共识谋发展,锚定目标抓落实

24日晚,结束一天参访后调研团队趁热打铁召开专题研讨会,在吕毅、马辛格主持下,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深入交流。

干部们结合参访见闻,聚焦信息化与智慧医疗应用、多院区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文化建设等领域展开讨论。瑞金医院信息化和智慧医疗建设令人关注,引发广泛讨论;多院区管理方面,深入交流垂直管理模式、特色学科布局及分院协作模式;学科建设上,强调聚焦特色学科与医工交叉优势领域;人才工作方面,探讨前置服务、学科培育、人文关怀等引育策略;同时,在医院文化建设、品牌宣传、科研创新、服务效率优化、公共卫生建设等领域均形成深入思考。大家一致认为,需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先进经验破解区域差异与资源瓶颈,推动医院向高效、智能、高质量方向迈进。

各分管院领导逐一发言。佘军军提出,在学习中要关注上海医院的共性经验,直面学科发展实际,重视精细化管理与长远规划,提升重大任务承接能力;韩苏夏强调,信息化建设需医院层面统筹推进,与医疗、科研、管理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抓落实;韩菊围绕文化力量、人工智能赋能、顶层设计与精益管理三点,指出要坚守医学初心,避免技术绑架与经验照搬,建议平衡技术创新与医学初心;冯广林则从人才资源利用、优势学科集中建设、信息化顶层设计、问题导向与落实等方面提出具体思路。

吕毅作中场总结时强调,当前工作要跳出具体事务局限,更加注重宏观战略与解放思想,要主动把握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加速推进医工结合项目转化。他要求,后续讨论要聚焦核心,将 “解放思想” 落实到项目规划与执行中,在技术创新、资源整合、战略布局上实现突破。

马辛格总结指出,本次学习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需围绕“为何好、好在哪里、如何借鉴、下一步怎么做”推动成果落地。他强调,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更是领导班子“参谋助手”,要主动参与顶层设计。他提出后续工作推进三大方向:一是科技创新,借鉴先进数字化平台建设经验,联合高校共建技术团队,打造升级路径;二是文化建设,结合70周年院庆系统规划,成立专项委员会,聚焦“品质、底蕴、细节”推进环境设计与品牌塑造;三是资源联动,主动拓展行业资源,加强跨部门协作。他强调,调研中要严明工作纪律,强化专家对接主动性,切实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可行方案”为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注入新动能。

参访中山医院:深化东西协作,共筑医学高地

24日上午,调研团队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参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党委书记顾建英,院长周俭,副院长钱菊英,副院长仓静,党委副书记李耘,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高继明,副院长王利新,副院长史颖弘及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活动。会议由中山医院副院长仓静主持。

座谈会上,周俭院长首先代表中山医院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与会人员。

吕毅介绍参访目的是学习中山医院在文化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为医院70周年院庆及第四次党代会筹备汲取智慧。

顾建英表示,双方同为首批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当前都处于“十四五”总结与规划衔接的重要节点,在参与国家卫健委高质量发展试点、筹备党代会等方面目标高度契合,希望在管理创新、国际对标、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东西呼应、携手并进”的格局。

樊嘉回顾了与西安交大的友好交流,分享了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历程。他指出,医学创新转化是核心驱动力,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吕院长带领下创新氛围浓厚,与国家医学中心“解决‘卡脖子’技术、突破‘临门一脚’创新”的使命高度契合,期待双方深化合作。

随后,仓静、韩苏夏分别介绍两院基本情况与发展规划。中山医院医务处锁涛处长、科研处负责人施国明处长分别就专病中心建设、亚专科管理、MDT成效、科研平台建设等作专题分享。双方围绕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创新机制建设、成果转化难点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马辛格表示,陕西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目标上有巨大决心与专项投入,立足西安“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枢纽定位,他提出合作倡议:一是模式共建与成果转化,将西安作为智慧医疗模式试验基地与临床验证中心,推动技术转化;二是科研协同与特色攻关,联合特色病种研究,共建科研平台;三是平台共享与人才共育,依托长三角与“丝路”优势,强化学术互动与人才共育。他邀请上海团队赴西安开展学科共建与党建融合,构建“长江口与黄河畔东西呼应”的健康协作体。

座谈后,调研团队实地参观了内镜中心、核医学科、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沙盘、超声医工结合应用、文化光影长廊、ICU等区域,其高标准的布局环境、多样化的尖端设备配置、丰硕的临床科研成果,给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访仁济医院:共话创新实践,拓医疗发展新局

25日下午,调研团队参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党委书记郑军华,副书记李剑,副院长张继东、王争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共同围绕医院管理、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夏强代表仁济医院班子对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同根同源、情谊深厚,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学术与管理方面成果卓著,双方过往交流频繁,此次从医院管理层面深入交流,意义非凡。

马辛格强调此次率队来访目的是对标国家对医疗事业发展的要求,学习上海作为国家“医疗高地”的先进经验,尤其是顶尖附属医院的建设发展思路。他表示,西安交大一附院虽纵向发展取得进步,但仍有差距,急需拓宽视野。仁济医院在短时间内创造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团队能汲取宝贵经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随后,贾强详细介绍了仁济医院在历史沿革、院区规模布局、医疗业务特色、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发展优势等方面的情况。韩苏夏也介绍了交大一附院的相关情况。

交流环节,双方就学科建设、多院区学科差异化布局、门诊效率、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互联网医院建设、日间医疗平台高效运行机制和多院区质量管控与人员协同方案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围绕上海特色的党政协作模式展开阐述,重点介绍干部人才管理、多院区党建体系重构、党建与业务融合及员工关怀等方面的经验,强调党建工作要紧密围绕医院发展核心目标,关键在于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协同配合。

马辛格书记在交流中基于两校深厚渊源及国家医学中心创建背景,提出深化两校附属医院合作期望:一是学科共建与辐射,发挥学科优势助力西部学科发展;二是成果转化落地,共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三是学术平台共享,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实现携手共进。

座谈会后调研团队参观了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展厅,通过智能化运维、优化用户体验以及探索前沿元宇宙应用,构建高效、普惠且面向未来的互联网医院生态,为来访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此次高规格、深层次的交流访问,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上海头部医院深化东西部协作、共同推进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标瑞金、华山、中山、仁济等头部医院,调研团队在智慧医疗、学科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东西部协作等方面收获满满,也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院将以此次学习调研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互鉴、务实合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锚定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目标,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区域医疗协同等方面实现突破,为服务国家战略、守护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